【專欄】美中貿易戰火未熄:貿易收支如何成為全球經濟風暴的導火索?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局勢不斷緊張,美中貿易收支持續失衡已成為兩國經濟對抗的核心。從雙邊貿易數據來看,美國長期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龐大貿易逆差,而中國大陸則依靠其強大的出口導向經濟,形成了持續的貿易順差。這一情勢不僅揭示出兩國經濟結構的深層差異,還為全球經濟帶來潛在的風險。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2023年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達到3,000億美元。美國持續面臨的貿易逆差不僅讓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及其後繼者拜登(Joe Biden)政府倍感壓力,還推動了美國內部對加強貿易保護政策的呼聲。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則在2023年成長至5,000億美元,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這些數據凸顯了雙方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不平衡,並為未來的經濟衝突埋下隱患。
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
美國的貿易逆差並非僅僅源於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需求增加,其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國內經濟結構問題。首先,美國的國內消費模式嚴重依賴進口商品,尤其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低成本製造商品。根據美國聯邦準備局(Fed)的數據,2023年美國的儲蓄率降至歷史低點2.3%,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依然高漲。這一數字的降低與美國國內製造業的競爭力下滑息息相關,導致美國無法通過提升自身的產業來填補進口商品的缺口。
其次,美國的製造業外移加劇了其貿易逆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的加深,美國的製造業不斷外包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這一趨勢使得美國國內的製造業萎縮,進一步加強了對外國商品的依賴。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指出,儘管川普政府在2018年通過關稅措施試圖遏制美國的貿易逆差,然而效果並不顯著。研究顯示,關稅政策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升了約10%,但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未因此顯著縮減。
中國大陸貿易順差的優勢與挑戰
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長期以來為其經濟成長提供了強勁的支撐。2022年,中國大陸的進出口總額超過6兆美元,其中對美出口額達到5,800億美元。這樣的順差不僅是大陸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還強化了其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大陸的經濟模式依賴於龐大的製造業基礎,這使其在全球競爭中保持了強勁的優勢。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大陸的貿易順差面臨著潛在的挑戰。首先,內需市場的成長讓大陸逐漸轉向以消費拉動經濟的雙循環模式。2020年,中國大陸推出了「雙循環」戰略,強調內部消費和外部市場併行發展,減少對單一出口模式的依賴。IMF的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的進口量出現顯著成長,顯示出其經濟結構正在從過度依賴外貿轉向內外需平衡。
其次,中國大陸正在推動產業升級,試圖擺脫低附加值的製造業模式。過去十年,大陸的高科技產品出口成長了近200%。根據IMF的數據,這一成長為中國大陸在全球高科技市場中奠定了重要地位。這樣的產業升級有助於提升大陸的貿易結構,使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然而,隨著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大陸未來能否持續保持其順差地位仍有待觀察。
貿易政策的演變:關稅措施能否改變現狀?

川普多次表示,一旦當選將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圖/X畫面

川普政府時期實施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特別是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高額關稅,試圖改變美國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局面。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8年開始實施的關稅措施使得美國進口商品成本顯著上升。然而,儘管關稅政策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的貿易逆差仍在繼續擴大,顯示出單靠關稅政策無法徹底解決貿易失衡問題。
拜登政府上台後,並未全面取消這些關稅措施。相反,拜登政府認為美國必須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創新,以提升國內製造業的競爭力。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多次公開場合強調,美國應加大對製造業和科技產業的投資,以減少對外國商品的依賴。然而,這些政策的長期效果仍有待時間檢驗。儘管拜登政府致力於振興國內產業,但製造業回流的速度遠低於預期,貿易逆差問題依然嚴峻。
中國大陸的經濟轉型與全球影響
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模式正逐步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隨著全球對科技產品需求的增加,大陸通過不斷升級其製造業,成為全球高科技產品的主要供應國之一。根據大陸政府數據,2023年,大陸高科技產品出口額超過1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然而,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特別是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重新審視供應鏈依賴性,大陸未來的貿易順差或面臨壓力。
此外,大陸作為全球最大外匯準備國,其資本流動對全球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2023年大陸的外匯準備達到3.2兆美元。這些資本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大陸的外匯資金流動可能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這也對其貿易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
未來展望:全球經濟風暴是否不可避免?
未來,美中兩國的貿易爭端是否會持續,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向。儘管拜登(Joe Biden)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關稅政策的強度,但美國國內的結構性問題,如製造業衰退、投資不足等,仍是其面對的主要挑戰。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提出的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投資計畫,能否有效提振美國製造業競爭力,還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在推動內需成長的同時,仍將努力保持其全球貿易優勢。然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供應鏈的重構,可能對大陸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隨著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加入全球供應鏈競爭,大陸未來能否持續保持其貿易順差,亦存在風險。
總體來看,美中貿易衝突已不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經濟問題,而是全球經濟體系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核心變數。如果兩國無法有效化解貿易問題,全球經濟風暴或將成為現實。全球市場的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謹慎應對這一潛在風險,避免因兩國貿易爭端引發更大規模的經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