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雙十一光棍節顯示中國內需低迷
一、光棍節氣氛變了
隨著中國國內市場消費嚴重的下滑,有分析顯示,一年中最大的購物節日「雙十一(光棍節)」的熱氣已經降溫。 12日,美聯社等國外新聞媒體指出: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國的光棍節的氣氛是冷淡的。”光棍節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自2009年起,每年11月11日所舉辦的大型購物節,也是了解中國消費趨勢的指標。這就是為什麼《把年成長的目標設定為5%的中國政府》,拿出補助款,在光棍節的活動上拼命的原因。
但是,有人批評這些樣的努力還不夠。花旗集團推估,今年光棍節活動期間,阿里巴巴的交易總額(GMV)將達到5,650億至5,810億元人民幣,年增3%至6%。 《日經新聞》則分析表示:“銷售期間的商品總價值(GMV)每年是持續以兩位數增長”,但考慮到今年的折扣期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長期間,因此消費並沒有回升。就連中國的媒體也報導說:氣氛變了,並稱今年光棍節的關鍵字從過去的「瘋狂熱情」變成了「冷靜理性」。
中國流通業者之間的低價競爭加劇,許多電商平台事實上幾乎常年舉辦折扣活動,這也被認為是影響今年光棍節氣氛的原因。而且,在經濟放緩之後,中國消費者轉向購買低價的必需品,而不是花大錢,這也是光棍節低迷的原因之一。
阿里巴巴在11月12日透露,光棍節期間,家電和電子設備銷售情況良好。不過,阿里巴巴並未公開銷售數據等具體的數值。去年,阿里巴巴也沒有公開當年的銷售額度,但根據中國市場調查機關星圖數據(SYNTUN)的數據,去年光棍節期間中,綜合電商平台的總銷售額較前年下降了9.75%。
二、雙十一結束了的感覺
有人在微博上面說:「從雙十一開始,已經過了十多年了。以前,中國人見面時的標準問候語是『吃飯了嗎?』,在大家狂熱於雙十一的時候,『買了什麼?』成了彼此的暗語。」「這曾是一次讓大家引頸期盼、一年一度的快樂活動。但是隨著日子的經過,消費者冷靜了,變聰明了,只選擇買真正必要的東西。
上面這些話象徵著「雙十一結束了」的感覺。在以前,配合雙十一,消費者提前搜尋自己想買的東西,而在11月11日0時到來時,許多人會同時點選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上的按鈕。當時有人就稱之為是「儀式」。
三、通貨緊縮的中國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通貨緊縮(deflation),一般人民所得下降,物價有持續下滑的現象,更因此造成企業不賺錢而倒閉,二戰之前與1990年代以後的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今年的光棍節其實應是中國通貨緊縮的現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