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以色列藝術留學生 陳俞安

專訪以色列藝術留學生 陳俞安
專訪以色列藝術留學生 陳俞安

尋根,從承擔開始
──專訪以色列藝術留學生 陳俞安

Ann,從臺灣到以色列留學尋根,
流奶與蜜之地,不僅滋養她的影像創作,
也擴充了她對金錢價值、理財與承擔的視界。

撰文/莊妍
圖片提供/陳俞安

人的核心命題為何?在以色列探遊,讓陳俞安(Ann)開始尋根。從臺北藝術大學的劇場設計系,到耶路撒冷貝扎雷藝術設計學院的影像藝術系,讓編輯們不只對這位學藝術設計的女孩充滿好奇,對依傍地中海的宗教聖地感到嚮往,更對猶太人怎麼教育孩子理財的感到興趣。

透過俞安的視角,我們得以一窺既神秘又簡單,有稜角又處之泰然的以色列人,他們如何身處艱難而不滅熱情和信任,反得寬廣和自由;如何用信仰的啟發,落實成教育子女金錢觀與理財的智慧。

留白和破壞
場景:耶路撒冷的第一堂課。熱情的同學主動為俞安將希伯來文翻成英文。「沒有翻譯空隙的理論課,就用有限的單字和肢體語言來理解。」語言隔閡的痛苦,在設計領域未曾少過。俞安說,以前被要求「畫得像影印機一樣」,在以色列遇到的老師卻解放了她對創作技巧的焦慮,讓她得以深層思考:藝術,是怎麼一回事。

尤其素描老師Neta Harari Navon說話充滿哲思,她看重留白,「空氣中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可能有神、有緣分、有剛剛揮發的水。」也用「根」比喻,底蘊越深越能平衡,「像樹一樣,要有根才能往上生長,如同維持平衡,往下扎多深才能往上爬多高。地與天之間,人類就在這中間。」

雕塑老師Lance蓄著達利的鬍子,期末要同學摔毀努力四個月的作品,用碎片來評分。俞安忍不住激動起來,「當時心想,老師在說什麼呀?」最後,未執行破壞行動的老師解釋:「完成作品後,就拋到腦後開始下一個吧。Don’t collect!」俞安說,在臺灣緊抓「我就這樣」而照著固定形象過活,去以色列像丟掉包袱。陌生的語言和邏輯使她心生波濤:「我的文化是什麼?我的根在哪裡?」

帶著感悟歸國,俞安透過不同形式的分享,感受到親朋好友以至於陌生人們的反響。她從未想過能用圖文部落格舒展枝枒、為以色列主題藝廊策展,和受邀各處分享留學見聞。「以前我講話很小聲,別人多問幾遍,我就會說:『沒事。』」分享會上卻是這樣的畫面: 她侃侃而談那些文化的交流和衝擊,不時引起聽眾點頭贊同或會心一笑;精準捕捉人們互動瞬間的作品,則讓人捨不得移開視線,富含哲思的敘述讓人慢思流轉。聖經中所稱的流奶與蜜之地,和我們腳下的海島日常因此有了相同之處。

理財的承擔與智慧:從臺灣到以色列
《富比士》雜誌曾調查,美國前四十大富豪有45%是猶太人。俞安很少和朋友聊到金錢觀,但觀察到身為猶太教徒的房東奶奶和基督徒同樣會「十一奉獻」,意即所得的十分之一會獻給上帝。房東奶奶非必要絕不使用零錢桶,即使偶爾拿來換錢總會說:「這是要幫助窮人的錢,我一定會補回來。」

能奉獻是福分,願意平白給予則是謙卑。嚴格遵守誡命除了展現猶太民族對神的崇敬,也透露他們的金錢觀念:財富是上帝的恩賜,人有妥善代為管理的義務。我們亦可從這種生命順序的選擇,借鏡並思索自己對珍貴資源的優先次序為何?

理財可謂分配和承擔的學習,以及個人價值觀的展現。俞安高中時,面臨「無從得知是否妥善發揮金錢價值」的困惑,隨著年紀增長,難免有幣值越來越小的感受。回憶起小學三年級以前,好喜歡百貨公司的牙膏泡泡糖,因為不是每次都能買,讓小俞安學會小心翼翼地使用那五十塊錢。如同那五十塊在當時被情境賦予的珍貴意義,長大後面對更為複雜的價值評估,其實核心直指個人重視什麼。

「我會等生日時和爸爸商量,解釋我的需求,然後提議各付一半。」較高單價的花費,也是一種投資,比如購置iPad,俞安會用來學電腦繪圖,拓展自己的領域,當消費的動機不同,所謂浪費和花在刀口上,就有了差別。

相較於家長給孩子零用錢,俞安常在以色列市集Machane Yehuda Market看見賣藝賺錢的孩子。「三個猶太小男孩頭戴圓圓的kippah(小帽子),拿起直笛和小提琴合奏。」你可能很驚訝,猶太孩子會隨意走在街頭,「因為『生養眾多』是正統派猶太教徒遵守的誡命之一,多子多孫讓家長沒太多時間顧小孩。」十二歲的小孩牽著五歲的弟弟,還推個嬰兒車的畫面是稀鬆平常的景況,顛覆了我們對於中東很危險的印象。

正是大家族的經驗傳承,讓孩子懂得照顧自己和分配任務;再加上信仰深深扎根在整個生命歷程裡,他們因此散發出堅毅而獨特的韻味。

絕處逢生的仙人掌精神
男性一年四季都是一襲黑西裝、大黑帽、長鬢捲髮垂墜耳旁、褲子兩側露出繸子;女性則有嚴格的服裝規定,比如過手肘的袖子和過膝裙,已婚婦女必須將頭髮遮蓋起來。這是正統派猶太教徒的打扮,從老到少儼然從舊約走出的「上帝的選民」。

俞安喜歡獨自穿梭於哭牆附近的市集或猶太社區,舊城的魅力在寧靜中,饒富生活趣味。「攤販會好奇地搭話,學生身分和會講希伯來文很吃香,會因此而降價。」提到希伯來文,俞安說「仙人掌」(希伯來文:צבר)專指當地出生和成長的以色列人,用以形容他們外表多刺卻內心柔軟的特質。「當你遇到困難,他們會奮不顧身地幫到底。」比如兩次即刻救援的同學Vered。

辦理房屋稅的學生優惠時,特別不友善的公務員讓俞安多次碰壁。「她會英文卻打斷我說話並重複:『講希伯來文!』還把我的護照擺在一旁,開始滑自己的臉書。」幸好巧遇同學Vered幫忙協助溝通,才化解僵持不下的尷尬場面,並順利取得學生優惠。

第二次則是遇到在租約到期以前,冰島室友一聲不吭地自行退租。「房租、水電費和高額房屋稅全都積欠,房東奶奶發現室友消失,每天照三餐敲門、按電鈴,還貼紙條要我付全額。」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幾乎只剩逃跑一途,然而面對金錢糾紛,俞安仍選擇求助、勇敢承擔。Vered知情後立刻和房東奶奶溝通,且霸氣打給室友說:「你這樣我們必須報警,通報海關,不能讓你出境。」直到消失的室友在避不見面的情況下匯款,朋友又陪俞安到市政府辦理結清款項,整件事情才落幕。「很多事情不爭取就不會發生,你也得不到那樣的權利。」俞安心有餘悸地說。

尾聲:藝術超越語言
以色列的地景、城市面貌和人們的故事交織為柔韌的夢境,那些看不見的思維碰撞便產生能量。說起期末自由發揮的靜物畫,俞安當時思索良久,跑去市場買了魚和砧板,並用保鮮膜把魚捆起來吊在櫃子上,下方放了砧板和一把刀。

俞安先將構圖拍照並寄給Neta老師,解釋並轉化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意思,「如果我是那條魚,我不允許自己陷入那般境地。」她不甘受限,她要突破逆境。因此,被纏繞綁起的魚雖然處在像上吊的自殺動作,但懸吊的魚已高於刀子和砧板,是自我選擇而非受控於他人。

解釋創作理念時,俞安的眼神透澈清亮。「平常沒機會說的概念,藉由藝術得以傳達。」有時想說某種概念,勝過用什麼方式呈現,對俞安而言,在懸吊的魚、砧板和刀子被化作照片的剎那已是藝術,她實在著迷於藝術超越語言的特性。

融合了仙人掌民族滋味的審美概念,俞安逐漸在藝術場域嶄露頭角,她笑說雖然帶了這一層體悟回來,仍需考量當地文化,有所修飾才得以融合。陌生之地,讓她發現自我界線和懂得規劃生活。或許如同Neta老師所說:「有時相反、看似衝突的東西需要並存,因為,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藝術也是、生活方式與金錢價值觀……皆然。

俞安篤定地說:「我想做東亞橋樑,用藝術連結以色列和臺灣。」她將長出屬於自己的剛柔並濟,勇敢捍衛權益的同時,也有包容差異的謙遜。

當我們腳踏當下,正是行於應許之地。埋首日常,在不斷流失的時間的巨流河,不妨潛心自問:「我根深於何方?」

陳俞安Ann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主修舞臺設計。
二○一七年,到以色列耶路撒冷貝扎雷藝術設計學院留學。背著相機,一個人去以色列各個角落旅行/感受/記錄/學習。用心體會,以真誠交流,我視這裡為「家」,他們待我如「家人」。致力成為以色列與亞洲的橋樑,透過藝術的方式。
「我是一個在以色列的臺灣學生,我要說一個故事給你聽……」
俞安 אן:https://www.taiwanese俞安inisra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