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不再讓青年北漂!招來台積電 陳其邁下一步拼產業轉型

「我想再拚4年,讓高雄起飛,讓高雄產業結構轉型!」,2020年8月,以「2年拚4年」為目標的高雄市長陳其邁,歷經2年的任期,招來台積電、挺過疫情大爆發,到現在逐漸迎向解封,高雄市民的肯定,似乎也反映在各大民調的高支持度上。接受《TVBS新聞網》的專訪時,陳其邁並未提及太多選舉相關的內容,而是相當專注地去闡述過去「緊緊緊!」的2年任期,以及描摹未來4年的藍圖。

防疫「毋通鬥嘴鼓」

2021年5月,國內疫情首度大爆發,情況相對較輕微的南部地區,仍因疫苗尚未普及,人心惶惶,高雄當時接連爆發多個大規模感染案,包括串門子燒烤、鳳山住宅大樓,到今年年初的旗津造船廠、中油煉油廠,高市府一一化解,從各大民調數據來看,陳其邁的防疫表現不僅受市民肯定,就連議會總質詢期間,多個國民黨籍市議員也公開讚賞,甚至希望陳其邁,能代替時任防疫指揮官陳時中。

今年初中油大林廠員工確診,廠區擴大篩檢。(圖/TVBS)
今年初中油大林廠員工確診,廠區擴大篩檢。(圖/TVBS)

不論議會備詢期間、面對媒體提問,甚至是同黨議員的做球,幾乎不見陳其邁在防疫上,對中央或其他縣市首長做評論抑或是開砲,陳其邁說,「我從不批評任何縣市,或是中央任何政策」,人又不是仙,疫情病毒也不會乖乖聽話,防疫不需要「鬥嘴鼓」。先前外界也在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現行的居隔政策,其實是時任副閣揆陳其邁所訂定,稱他才是「幕後功臣」,陳其邁也自豪地說,台灣居家檢疫能做到全球首屈一指,靠的是大數據防疫。

陳其邁防疫成績也受藍營議員肯定。(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陳其邁防疫成績也受藍營議員肯定。(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防疫戰略改變前,陳其邁以「精準疫調」為招牌,他表示,過去全球沒有這麼大的疫情,當副閣揆時擬定了現行的標準,回到高雄也如法炮製,利用大數據分工,「不然以前都是衛福部、地方衛生局在做,其他單位都在『休涼』」。隨著防疫政策逐漸鬆綁,國門開放在即,旅遊業者與民眾早已迫不及待,但病毒依然存在,從沒消失,如何從防疫與開放中取得平衡?陳其邁答,觀光商務旅遊一定會加速,這一天經過三年馬上就會到來,做好防疫工作也不需太緊張,「平常心,沒問題」。

敗選陰錯陽差 成高雄與台積電的媒人

訪問中提到2018年的落敗,陳其邁從之前談防疫的自信,「情緒飽和度」明顯轉淡,表示當時有反省落敗的原因。但他念頭一轉說到,也因為敗選接任了副閣揆,接觸國際一流的企業,包括半導體業、新創的高科技廠商,才知道現在的國家政策該如何與全球接軌、國際大廠怎麼看待台灣,且即使人在中央,也沒放棄腦中構想的橋頭科學園區,回來擔任市長後也極力推動,招商引資,剛好搭上中美貿易戰的列車。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將設廠高雄。(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將設廠高雄。(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2年拚4年,就是著眼於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加上疫情的催化,台灣要抓住歷史的機遇」,陳其邁指出,並不是所有的半導體每年都在投資,台積電加碼投資台灣,也不是隨便找一個科學園區,所以自己在2018年就超前部署,將原本需耗時6年準備的橋科,僅花3年就完工,也因此招來了台積電,光是台積電就投資將近5千億元,台積電一來,其供應鏈的大廠包括德商默克、三福氣體,也紛紛加碼高雄投資,催化高雄的半導體生態系,「所以我說,機會其實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陳其邁回憶當副閣揆的經歷。(圖/TVBS)
陳其邁回憶當副閣揆的經歷。(圖/TVBS)

青年北漂人口跌,陳其邁要拼產業轉型

高雄總人口272萬,青年北漂加上人口外移,成為每任市長急欲解決的重要議題。被問到下一步想帶高雄怎麼走?陳其邁答「我想讓高雄產業結構轉型」,他說明,協助招來的這些大廠落地深根,創造工作機會,陳其邁也提到,城市生活品質都要提升,讓高雄成為宜居的地方,除了加緊捷運、路網、社會住宅興建,政策上也得解決年輕人包括托育、幼教等生活問題,他舉例,將囤房稅多出來的稅收,全部作為租金補貼,減輕年輕人的壓力。

陳其邁希望高雄成為宜居都市。(圖/TVBS)
陳其邁希望高雄成為宜居都市。(圖/TVBS)

「我希望在未來的4年,高雄逐漸成為大家喜歡來這裡投資,也樂於在這裡工作的城市」,如今選戰將至,陳其邁給自己訂下連任後的目標,著眼於交通、教育層面的提升,就連頻頻遭詬病的空污都要同步改善,「如何讓高雄成為一個『好歎呷』的地方,是我們未來4年努力的目標」。

更多 TVBS 報導
公然散播假消息「敢關民視?」 NCC主委回應了
陳椒華爆「鏡電視爭議」錄音檔 邀蘇貞昌對賭:歡迎鑑定
竹市選情三腳督 選情膠著最後2個月勝負仍難料
周玉蔻喊告誹謗 柯文哲笑了:有具體事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