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北極探測隊台灣不缺席 展現國際平台話語權實力

台大、中大、澎湖科大,中研院等成員所組成北極探測隊,攜帶無人船展開探測。(圖:郭陳澔教授提供)
台大、中大、澎湖科大,中研院等成員所組成北極探測隊,攜帶無人船展開探測。(圖:郭陳澔教授提供)

談到台灣學者赴北極展開探測之路,開端是由國立中央大學展開。今年,包括台大等大學學者也組成一支北極探測隊投入相關研究,這讓台灣在北極探測更加深入,對地球科學、暖化等議題將更有幫助,也可以讓政府在國際平台有更多話語權,並能夠及早因應未來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環境挑戰。

有關掀起北極研究,中大歷經數年北極探測研究前導計畫準備才成行,對於中央大學北極研究團隊,能夠順利成為國內第一支踏上北極團隊,其中成員之一的波蘭籍中央大學張文和助理教授,絕對是背後重要推手之一,在他的熱心、積極居中協調波蘭哥白尼大學下,中大才能在三年前成行,也打開台灣學界進入極地研究的開始。

當時,2021年中央大學第一支北極圈研究小組成員包括當年郭陳澔教授(目前已至台大服務),張文和助理教授、管卓康博士生。團隊深入極地後,利用地震儀來探索斯瓦爾巴群島西側的地體構造、冰川冰震活動與拉張板塊的地震活動。以及探索斯瓦爾巴群島西側的冰川形貌、地形與地質構造。並在極地放置相關儀器的施設、蒐羅相關的數據。

期間中大也結合相關單位,完成在冷岸群島設立台灣第一座極地研究站,以這基地,調查分享北極圈內的太空、海洋、水文循環與地質研究。

接著2022中央大學第2支北極探索隊出發,是由應用地質研究所所長倪春發領軍,地科系副教授張午龍、助理教授張文和、博士生張俼瑍與林鼎竣,及碩士生鄭安、蔡芳瑜等人,進行為期一週的實地觀測研究。並且也帶回相關的數據,相關的研究也都陸續完成分析。

打開北極探測之門,中大積極推展各項探測研究,順利於今年5月中央大學正式成立台灣第一所台灣極地研究中心(Taiwan  Polar Institute)。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大特聘教授錢樺表示,台灣極地研究中心雖為隸屬中央大學的研究機構,但是其功能絕不是僅服務中央大學而已,而是期望在未來發成為一個平台,一方面維運建置在斯瓦爾巴的測站之外,更重要是充份整合台灣學研各界相關極地研究的能量,推動與國際研究機構單位進行交流、協調與共同執行研究合作。

中大錢樺、劉正彥教授先前赴極地,背景為斯瓦爾巴歐洲高層大氣大氣雷達站EISCAT。(圖:錢樺教授提供)
中大錢樺、劉正彥教授先前赴極地,背景為斯瓦爾巴歐洲高層大氣大氣雷達站EISCAT。(圖:錢樺教授提供)

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今年五月已邀請國內東海大學環工系張瓊芬教授、台大機械系潘國隆教授與中大太空科學與工程系張起維教授、劉正彥教授等計畫主持人,分別就有關污染物氣膠在極地大氣之影響、先進太空設施推進引擎與台灣立方衛星星系地面控制站等議題,實際在斯瓦爾巴之台灣極地研究站進行測試實驗與評估。預期明年春季,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將在極地尋覓新的據點用地,建置自有衛星的地面控制雷達與天線,目前已完成今年度的第一次的整合。這對極地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央大學極地探測隊今年會有二支探測隊伍前往北極,其中第一支才剛抵達極地研究,除了原有科學研究,還有研究亮點。錢樺教授表示,會延續極地海洋、永凍土、冰河、地質監測研究調查,今年極地大氣與太空研究也是一項亮點,極地是太空天氣監測的窗口,相關監測的進行有助於掌握太陽活動對於地球的影響,台灣自有極地衛星地面控制站與相關雷達天線,也有助於台灣發展太空產業並是加速與國際研究機構合作的重要基礎。

中大今年第一支北極探測隊已經抵達。(圖:王聖翔教授提供)
中大今年第一支北極探測隊已經抵達。(圖:王聖翔教授提供)

北極斯瓦爾巴建置有全球種子庫,利用過往的煤礦坑道存放地球上重要植物物種,錢樺教授表示,這次會與相關人士洽談台灣原生種子,儲存放在種子庫的可行性,在地底下300公尺、零下18度環境加以保存,如同諾亞方舟維繫自然多樣性,也讓台灣盡一分心力。

此外,由台大、中大、澎湖科大,中研院等九位成員所組成北極探測隊成員,目前在極區斯瓦巴德島等區域進行相關的研究。台大地質科學系郭陳澔教授表示,這次攜帶由台灣自製的無人船,進行極區水下地形與沈積物分佈測繪,同時也會在極地架設衛星傳輸地震站,即時傳回台大,瞭解極區冰層、永凍土及溫度變化。

對於國內各大學學者走出實驗室,前往極地探測、分析,證明台灣科學厲害,甚至調查數據對台灣來說,影響甚遠,因為包括地球科學、大氣污染之外還有衛星、通訊工程等,更讓政府、企業能夠瞭解極端氣候下所面臨的挑戰,及早因應未來可能面臨更嚴峻的環境。未來台灣的學者赴極地研究將更為重要。(李明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