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超前部署」:中共「戰略退卻」

美衛生部長率團訪指揮中心(2)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上個星期,負責中共涉外事務的兩名重要官員,相繼針對中美關係發表了重要談話:首先是中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8月5日接受中共《新華社》專訪;接著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8月7日在《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一般認為,兩人的講話和文章都是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7月23日在加州尼克森圖書館發表的演講做出回應。蓬佩奧的演講被外界形容是一篇「新鐵幕宣言」,代表美國將結束長達四十年的對華接觸政策,這意味著中美關係將進入一個全面對抗的新時代。

王毅在專訪一開始就指出,所謂「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的論調,是重拾冷戰思維;他認為中美都從合作中獲取利益,不存在誰吃虧、誰占誰便宜的問題。王毅接著指控美國一部分政治勢力,想復活「麥卡錫主義」的幽靈,破壞中美關係,煽動雙方民意的對立。王毅提到,最近這段期間,美國對於香港問題、閉館事件、南海問題等作為,中方不會坐視不管,但無意與美方打外交戰。最後,王毅承認,中共目前正面臨中美建交以來最複雜的局面,但中方願與美方開展坦率有效的溝通,隨時重啟對話機制,且任何問題都可以談。王毅為中美關係樹立的框架是:「明確底線,避免對抗;暢通渠道,坦誠對話;拒絕脫鉤,保持合作;放棄零和,共擔責任。」

楊潔篪則在他的文章中回顧四十一年來的中美關係,敦促美國「糾正錯誤、改弦易轍」,與陸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楊潔篪並向美國喊話,強調「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要避免戰略誤判,管控分歧;要拓展各領域互利合作;要維護中美關係的民意基礎。」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政治學教授夏明對《BBC》說,「王毅在中國的外交界常以鷹派角色出現。他這次講話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共識,就是對美國目前強勢的外交做法進行規避。避免激化矛盾,升級衝突。」我認為,王毅和楊潔篪的講話,都可以用「立場堅定,姿態柔軟」來形容。基於內部的需求,習近平不可能在對外政策方面示弱;但就外部環境而言,中共的「戰狼外交」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習必須像列寧所說,為「適度妥協」而採取「戰略退卻」。所謂適度妥協,就是「為客觀條件所迫而做出的妥協」,是一種可以接受的妥協。但整體而言,王、楊講話和蓬佩奧的演講並沒有多大交集,聽起來像是各說各話,有如一場「聾子的對話」。因為在蓬佩奧講話後,川普政府即忙不迭地加快了與中共對抗的腳步。

例如,川普於8月6日簽署了兩項行政令,將在45天後禁止美國任何人或企業與TikTok及其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 Inc.)、「微信」(WeChat)及其母公司「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 Ltd.)做生意。在發布行政令前數小時,美國參議院還一致通過一項禁止聯邦雇員在政府提供的設備上使用TikTok的法案。美國對中共採取這些行動,顯然是在落實先前蓬佩奧所提,美方將擴大對中共的「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畫,蓬佩奧指出,「TikTok、微信等母公司設在中國的應用程式,對美國公民的個人資料構成重大威脅,更何況它們是中國共產黨的內容審查工具。」

繼經貿和科技後,中共擔心金融或會成為美國脫鉤中國的新目標。因為美國輿論界已有切斷中國大陸或香港進入美元結算市場管道的呼聲。專家認為,當前美債已達26兆美元,其中外國投資者占30%,而且美國財政赤字僅今(2020)年6月就達8,630億美元,顯示美國有可能利用美元特殊地位來度過目前困境。

蓬佩奧7月23日的演講曾二度提及臺灣,王毅和楊潔篪對此未加回應,但美方則確定了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8月9日率團訪臺的訊息。艾薩8月5日接受《福斯新聞台》(Fox News)訪問,談到其訪臺行程時強調,美國與臺灣已建立極為重要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公共衛生領域,臺灣一直是國際社會裡透明、合作及協作的典範,臺灣對新冠肺炎的處理令人讚賞。主持人在艾薩訪問結束後特別說明,艾薩是1979年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也是六年來首位前往臺灣訪問的美國內閣官員。

中共對於川普政府的親臺舉動必然感到不滿,但在做出任何反應之前,也會考量到它在美國大選前,對中美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因為「反中」已成為美國主流民意,角逐總統大位者不可能為了選票而在臺灣問題讓步;中共現在面對的是美國民意,以及為選後的對美關係進行「超前部署」。換言之,只要美國沒有跨越「紅線」,中共不願加大「臺灣問題」對美國總統候選人提供的「附加價值」。

自從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中共對民進黨就採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立場。北京明知「臺獨」是個假議題,但卻認真看待並且無限上綱地運用它。例如,認為臺灣參與WHO是「以疫謀獨」;把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形容是對「臺獨」釋出錯誤的訊息。在北京眼裡,臺灣的政治生態似乎就離不開「統獨」兩個字。就因為北京不斷在「臺獨」這個議題上「假戲真作」,結果不但排除民共接觸的可能性,連兩岸的正常交流也受到影響。

無論從全球化或從美國本身的利益考量,我不認為美國大選後的新政府,會與中國完全脫鉤;美國會和中共進行戰術性的接觸,但不會放棄戰略性的圍堵。至於兩岸關係,則仍避免不了會受中美關係的影響。因此,除非中共決定為此和美國進行軍事攤牌,否則兩岸就有直接對話的必要。在對話的過程中,北京或許會發現,「臺獨」真的就是一個「假議題」!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