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長不高?醫授「3招調整作息」助長高 早睡、少睡午覺、白天放電更易入眠

在孩子成長階段中,做家長的最怕孩子長不高。對此,禾馨小兒遺傳內分泌醫師陳菁兒表示,幼童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且睡對時間,才有機會長高,並提供3個調整小孩作息的小技巧,包括早點起床、少睡午覺、白天多放電,讓小孩晚上容易早睡、睡好又睡飽!

▲ 幼童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且睡對時間,才有機會長高。(示意圖/每日健康)

陳菁兒在臉書專頁《菁兒醫師的成長花園。兒童成長&性早熟&基因檢測。》發文提到,台師大與國科會補助的「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發現,台灣1~3歲幼兒的睡眠狀況令人堪憂,其中超過10點後就寢的比例約5成;睡眠不足(少於11小時)比例達1成;未有良好睡眠品質比例則有3~4成,而隨著幼兒年齡越大,睡眠情況越差,恐怕會影響後續孩子的成長及學習發展。

陳菁兒說明,生長激素是幫助兒童長高的重要激素,而人體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在晚上10點到半夜2點左右,所以小孩最好在晚上10點前入睡,若晚睡、睡眠品質差、半夜常常醒來,發育中的小孩可能會長不高。另外,家中提供越多元的學習環境,像是經常帶孩子出門跑跳、去書店看書等,孩子的睡眠品質就會越好,而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越長,睡眠品質也會越差,依據衛福部建議,2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看電子產品螢幕,大於2歲的幼兒,則每日看電子產品螢幕不要超過1小時。

陳菁兒分享,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統整,依照美國與歐洲各睡眠醫學會共識,對促進兒童和青少年最佳健康所需的每日睡眠量(含小睡)建議如下:

● 嬰兒4個月~12個月應睡12~16小時;
● 1~2歲的兒童應睡11~14小時;
● 3~5歲的兒童應睡10~13小時;
● 6~12歲的兒童應睡9~12小時;
● 13~18歲的青少年應睡8~10小時。

陳菁兒建議,父母可先紀錄孩子的作息,找出孩子上床睡覺的速率,再逐步慢慢調整小孩的作息,其中3個調整小孩作息的小技巧,包括:

一、早點起床:一整天的睡眠需求通常是固定的,白天起的越早,晚上越容易早點入睡;

二、少睡午覺:白天小睡的越少,晚上越容易早點入睡;

三、白天多放電:透過帶孩子出門跑跳、去書店看書等,讓孩子在白天釋放精力,晚上越容易早點入睡。

陳菁兒強調,良好睡眠是指「早睡」、「睡好」和「睡飽」,優質睡眠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正在成長的孩子,早睡、睡眠品質好和睡眠時數足,不僅有助於成長,也能增加學習和認知的表現。

更多每日健康報導
超美白5種「玫瑰面膜」自製法!遮瑕、美白、保溼一次到位!CP值高到升天!不用再去花錢洗牙了!3個超實用小知識,就能讓你牙齒白到發光,真的超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