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關懷流浪動物,也可以很科學—從都市躲貓貓,到尋找真命天貓

4月4日兒童節,同時也是台灣的「貓節」,適逢由中華文化總會主辦2018年「城南有意思」系列活動,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也規劃了動物保護相關活動參與盛會。筆者與「貓蘿紀」本次又將再度攜手合作,推出適合成人與學童一同參與的體驗工作坊,歡迎對貓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一起來參加。

戶外觀察,關懷動物也可以很科學

「你心中的貓,顏色是黑、白、花?還是條紋的?」、「牠的個性是活潑好動?安靜沉穩?還是帶有神秘感呢?」以上的問句,常出現在筆者向學生介紹「南海の貓」的課堂裡。

2012年,筆者第一次帶學生進行流浪貓的行為調查,回想當時,剛開始調查的第一個小時,學生還覺得做研究調查很酷、好好玩。

等兩個小時過去之後,學生原來的興奮感不見了,開始轉為:「天啊!蚊子怎麼會這麼多?我快被叮到貧血了」、「好熱好想吹冷氣喔!」、「貓怎麼都在同一地點偷懶睡覺都不移動呢?」……漸漸地,學生發現調查其實一點都不好玩。

學生進行流浪貓的行為調查記錄。讀者可以從畫面中試著找找貓在哪裡?
學生進行流浪貓的行為調查記錄。讀者可以從畫面中試著找找貓在哪裡?

雖然只是短短半天的調查紀錄,卻讓學生親身感受野外研究的艱辛,例如必須克服環境,忍受蚊蟲干擾與戶外難耐的溫度等,通過這些考驗,還要保持耐心與高度專注,才能完成研究調查。

最後,確實也有少數學生抱著心靜自然涼的心態,打開感官體驗周遭環境,完成了這次的行為調查。

「一位野外研究者具備需要哪些特質呢?」了解完這一點,再進一步引導他們思考與討論分享──學生紀錄下的數據,是否足以代表貓的所有行為?若不行的話,要多少數據才夠?進行調查的時間是否也有所影響?不同的貓是否有不同的行為?……等等。倘若這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這份調查記錄可以採信嗎?這是一種思辨能力的訓練。

筆者帶學生進行研究時,巧遇Google街景車。(Google Map街景截圖)
筆者帶學生進行研究時,巧遇Google街景車。(Google Map街景截圖)

研究動保政策也可以很科學

轉眼來到2015年,筆者回到高中母校任教,接下數理資優班的專題課程。一年的授課期間,班上有幾位同學對流浪動物非常感興趣,邀請我擔任他們小論文的指導教師。

筆者有感於現下的中學生網站上,有關動物保護議題的小論文,大多是網路文章的歸納整理,雖然也有部份問卷調查,但多以支持或不支持某些動保政策為多,較少有深入的質性研究,來了解民眾的看法,因此我們決定以一年多的時間,好好分析台灣「零撲殺政策」的配套措施,並定位在學術及教育的角度,去幫助流浪動物。從

小論文出發,後來轉化成行動,隔年創立了永平高中生命關懷社,並交出年度社團成果:「生歷其境」美展。

2017年「第四屆捷運盃高中校際小論文暨專題發表會」現場
2017年「第四屆捷運盃高中校際小論文暨專題發表會」現場

不僅如此,我們還報名2017年「第四屆捷運盃高中校際小論文暨專題發表會」,學生的簡報內容,結合了目前高中課程內容以及台灣流浪動物相關政策,希望藉此幫助現場來自七所不同學校的高中生(約400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零撲殺相關配套措施,提供另一個看待國內動物保護政策的觀點;並且讓學生體會到,關懷流浪動物,其實也可以很科學。

學生回饋──

「原來,現在政府提倡有關流浪動物的TNR方案,背後的生態學原理,就在高中的基礎生物課本裡!這次為了小論文,參與一年多的專題研究,讓我更加懂得如何運用課本的內容。」

「一直以來,非常喜歡貓貓狗狗,也覺得如果想幫助牠們,除了捐錢,就只能去當志工,但是參與這次專題研究之後,才發現原來我還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分享成果給更多人,影響更多人。」

筆者與發表學生合影。
筆者與發表學生合影。

運用圖像,生命教育也可以很科學

在小論文發表之前,筆者受邀搭配中華友善星球協會的「貓蘿紀」主題,向吳興國小師生分享「生命暨環境教育講座」。會以「貓」為講座主題,是因為該小學位在台北都會區,看見流浪貓的機會遠比流浪狗來得多。吳興國小陳怡君老師,希望透過講座除帶給孩子愛護生命的觀念之外,也幫助孩子更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

於是我將都市生態結合流浪貓長年研究紀錄的演講主題「南海の貓本事」,調整成為適合國小學童的「都市躲貓貓」。

「都市躲貓貓」講座。左至右:筆者、協會執行長周瑾珊、陳怡君老師。
「都市躲貓貓」講座。左至右:筆者、協會執行長周瑾珊、陳怡君老師。

為了符合孩子的認知能力,「都市躲貓貓」內容主要透過環境照片,讓學生尋找躲藏在都市中的貓,再進一步介紹貓在都市環境中的議題,例如:「為什麼有些貓咪的耳朵少一角?」、「貓咪吃什麼?」等,然後延伸到TNR的概念、乾淨餵養的概念。意即藉由影像,讓孩子回想生活經驗,裡面同樣包含科學方法的第一步:觀察與提問的練習。

貓蘿紀以活動推廣孩童「先認識,再認養」。
貓蘿紀以活動推廣孩童「先認識,再認養」。
為符合學童認知,「都市躲貓貓」的簡報範例
為符合學童認知,「都市躲貓貓」的簡報範例

不同的科學方法,相同的「生命教育」精神

無論是早期帶學生做野外調查,或是指導專題小論文,乃至「都市躲貓貓」,雖然是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卻有相同的「生命教育」精神。例如在野外,學生接近流浪貓時,要學會「接納」貓與人彼此間的適當距離,也要學會客觀地「欣賞」流浪貓的各種行為;在小論文的質性問卷調查中,學生則學到如何「尊重」與「包容」多元意見,並從中提出自己的研究觀點。

2017年也是台灣推動校園生命教育的廿周年,記得教育部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台大孫效智教授的分享讓我印象深刻:「成人有什麼樣的生命厚度去教育孩子,又如何理解生命教育內涵,都是生命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更需要生命教育的,可能是教育工作者。」

翻轉教育工作者的思維非常重要。這也呼應筆者近兩年何以著重於成人教育及教師研習演講的原因。

插畫家詹波,為南海の貓所繪的插畫作品
插畫家詹波,為南海の貓所繪的插畫作品

科學藏在故事與小遊戲裡:「尋找真命天貓」

回到2018年「城南有意思」系列活動。由動平會主辦、筆者與「貓蘿紀」攜手合作的「尋找真命天貓」體驗工作坊,正是為教育者與照顧者,以及大小朋友得以共同參與而量身規劃的活動。

從貓咪與蘿莉塔「萌萌噠」甜美模樣,給大家一種幸福感的印象,進而宣導「認養前請先認識動物行為及自己的生活型態」。透過貓與蘿莉塔的異星世界故事,介紹貓咪有各種個性,提醒大家在與貓咪相處時,要尊重牠們的個性表現。並藉由活動推廣「你適合養什麼貓」,提倡「速配認養減少棄養」。

最後經由小遊戲,讓大家變身為貓咪,感受生命的同理心。也經由人與貓的連結,認識跨物種生命的相處之道,探索自己與他者間相處的意義,學習拓展接納多元的開放心胸與視野,也培養出付出與保護的能力。

「尋找真命天貓」體驗工作坊,歡迎對貓有興趣的大人、小孩一起來參加。

★更多論壇文章
有砍價的工夫,還不如多賺點錢
壞人、窮人、懶人,哪種人效率最高?
受「台灣薪資」桎梏 他新加坡求職只開80K
金正恩主動訪習近平 意在川普
賴清德給全民的小確幸 背後卻帶來大辛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