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紅麴傷腎 消保協會助團訟求償

台灣消保協會27日指出,針對小林紅麴案,將協助消費者針對小林製藥台灣分公司提出團體訴訟,也不排除跨海向總公司提告。(柯宗緯攝)
台灣消保協會27日指出,針對小林紅麴案,將協助消費者針對小林製藥台灣分公司提出團體訴訟,也不排除跨海向總公司提告。(柯宗緯攝)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案風波未平息,日本已釀5死,台灣也有不少消費者吃下含有該廠紅麴成分的保健品,造成腎功能異常。台灣消保協會指出,已有30多人委由協會提出團體訴訟,將依個案向台灣分公司索賠30萬元至50萬元不等,未來也不排除跨海向總公司提告。

台灣消保協會執行長徐邦翰表示,台灣有2家業者進口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消費者食用後陸續出現不良反應並通報,截至6月14日食藥署已通報68例,但已加入團訟僅30多件,呼籲更多受害者加入,不需出錢、出庭,由消保團體全權代為處理。

消費者陳小姐提到,48歲丈夫去年膽固醇較高,吃得紅麴保健品,原料正是來自日本小林製藥,未料吃了7罐,去年底身體疲倦、關節不適,就診為慢性腎臟病第3期,擔心未來要洗腎,業者起初說會賠償醫藥費,後來卻沒下文。

消費者張小姐表示,當初買納豆紅麴Q10膠囊,是認為小林製藥的原料較安心,但食用後,腎功能異常、夜尿變多,要求業者更積極面對處理。

「我們不是貪圖鉅額賠償金,但身體已經出現狀況了!」消費者鄭先生提到,吃完紅麴保健品後,腎絲球過濾率出現異常,尿尿泡泡變多,致電給廠商,對方只願全額退費,態度十分消極。

台灣消保協會祕書長、執業律師蔡明哲說,將協助消費者打團體訴訟,向小林製藥台灣分公司求償,未來不排除提出跨海訴訟,要求小林製藥日本母公司賠償。律師黃柔雯說明,消費者須保存購買爭議產品實物或空瓶及購買證明,收件即起至7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