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7月新制!3潮間帶收60元觀光保育費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優勢物種「梅氏長海膽」。(圖/屏東縣政府)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優勢物種「梅氏長海膽」。(圖/屏東縣政府)

[NOWnews今日新聞] 屏東縣琉球鄉因觀光蓬勃發展,其海域資源逐漸衰退,為永續經營自然生態資源、提升民眾保育觀念,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今(11)日公告,7月1日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收取範圍為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區潮間帶。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7月1日起收取「觀光保育費」。(圖/屏東縣政府)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7月1日起收取「觀光保育費」。(圖/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今(113)年推動多項重要保育措施,包括觀光保育費收取、劃設「核心區」並將「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自保育對象移除。縣府自113年7月1日收取觀光保育費,收取範圍為杉福、漁埕尾、肚仔坪3區潮間帶,費率每人新臺幣60元整(琉球鄉民、未滿3歲兒童、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1人免收)。

為便利民眾繳納,縣府委託7-ELEVEN ibon售票,即日起民眾即可至全國7-ELEVEN門市ibon機台或ibon售票系統購票)。票券適用期間至11月30日可於杉福、漁埕尾、肚仔坪潮間帶擇一使用,提醒行前請依規定洽專業導覽人員陪同進入。

根據調查,近年琉球海域珊瑚覆蓋率衰退,甚至失去珊瑚礁功能,潮間帶海膽(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繁生,嚴重侵蝕礁岩,影響潮間帶植被生長,危害生物棲息環境。為有效養護資源,縣府推動劃設「核心區」,範圍毗鄰肚仔坪潮間帶保育示範區,保育對象含所有水產動植物(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除外),禁止所有人員進入(當地居民及研究人員除外),以確保生物繁衍,進而產生「種源擴散」的效果。此外,將「梅氏長海膽」及「口鰓海膽」自保育對象移除,並將「硨磲貝」及「珊瑚(含珊瑚礁)」列入保育物種,以確保生態平衡,提升保育成效。

近年因氣候變遷、觀光興盛,導致琉球海域生物量衰減、資源枯竭,保育刻不容緩,縣府推動多項保育措施,除了提升民眾保育意識外,並將資源挹注地方,共同推動生態保育工作。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端午3天連假2萬人登小琉球!監警聯合稽查 1天抓52件未戴安全帽
履行生物多樣性!台積電啟動生態共融計畫 3大面向深化綠色保育
海生館響應「世界海洋日」6/8精彩活動與海洋保育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