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文 | 二楞

編輯 | 黃臻曜 龍真梓

即使新能源汽車仍在焦慮續航里程、質量不穩、充電時間等問題,但行業發展至今,燃油車終將成為過去已是普遍共識。5G覆蓋後,車聯網、無人駕駛和智能交互將給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但談到5G網絡在汽車上的應用,作為愛馳汽車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人工智能官——陳學文回答得嚴謹而克制:「5G網絡應用到汽車上還需時日。」

這或許與一些人想像中的答案有些差別,畢竟5G是大勢所趨,車企也曾表態已做好迎接5G的準備。

「估計至少要比手機晚5年的時間。」 陳學文告訴36氪。5G基站需要密集建設,把基站搭好就需要時間。同時,由於汽車有更多安全要求和規範,所以5G在汽車端的整體應用,還要經歷更嚴格的打磨。

由於一次偶然的接觸,陳學文和專注AI技術的車企愛馳一拍即合,於2018年6月加入愛馳汽車。愛馳汽車創立於2017年2月, 「AI+汽車」是愛馳從一開始就強調的標籤,現在它也同樣密切關注5G的進程,期待5G會給無人駕駛帶來的無限可能。儘管,目前這種結合還停留在試驗階段。

雖然5G和汽車的結合並非朝夕之功,但不可否認的是,5G確實會為汽車的智能化帶來突破。這主要得益於C-V2X——也就是蜂窩車聯,一種基於5G蜂窩技術的車聯網通信技術。C-V2X可以從簡單的車輛信息交互開始,實現車載傳感器的內容交互,從而使一輛汽車成為其他汽車的另一隻眼睛,促進汽車之間的相互合作,進而統一行動,最終實現L4-L5級自動駕駛(超高度無人駕駛和全無人駕駛水平)。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談到未來汽車的行駛形態,陳學文認為,車艙內的方向盤、剎車、油門等機械設施的消失是有可能的。「車內不帶方向盤、不帶車閘,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應該都是能實現的。我覺得它們是無人駕駛中可能出現的結果之一。」

在他看來,將來汽車可能還會被稱為汽車,但它其實是現有汽車概念的延展。從外觀上看,未來的汽車可能僅僅會由沒有機械裝置的座艙和可運動底盤構成。而車內座艙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設計,人們可以通過軟件滿足一系列娛樂、工作、交流需求。

在這一系列猜想中,5G和AI一起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5G能夠在數據傳輸等方面賦能……5G結合新能源、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等當前最重要的幾項新技術,就能加快汽車進化成下一個重要的智能終端,而且這個進化過程會充滿無限的可能。」陳學文說。

以下是訪談部分(經編輯):

5G能為汽車賦能,但它不是everything

36氪:駕駛或是乘坐新能源車的體驗者,對於5G最直觀的感受會有哪些?比如在提高感知、決策和執行分別會有哪些體現?

陳學文:近期,體驗者對5G的認知可能主要體現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比如內容質量大幅度提升,體驗更加完善,及新形態在線娛樂服務,比如:在線VR遊戲、雲遊戲等。長期看,借助5G對C-V2X的推動,低延遲、高速率、可用性等保證車與車之間,車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通訊更加快速有效,司機/車輛對周圍交通環境的自主感知能力將大大提升(比如通過V2V對前方交通和行人的提前感知),無人駕駛或高級輔助駕駛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司機因為駕駛引起的疲勞程度大大降低,而司機將更多地參與到娛樂系統的使用上。

36氪:5G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普及有可能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陳學文:5G的普及將加快無人駕駛的發展。基於5G的C-V2X,從簡單的車輛信息交互,到車載傳感器的內容交互,從而使一輛汽車可以成為其他汽車的另一隻眼睛,再到汽車之間的相互合作,並進而統一行動,實現L4-L5。5G下C-V2X的順利進展,有助於降低L4級無人駕駛的實現難度,從而加快它的普及。

36氪:5G會不會改變現有的駕駛方式,比如未來不再有方向盤,或是剎車和油門,而是直接通過電子屏幕或是其他電子設備就能直接操控?

陳學文:從我的個人感覺來看,如果是真正到了無人駕駛這個階段,那沒問題。

無人駕駛階段可以不用這些東西。但只要還是人駕駛,人們可能還是更希望有一定的工具能夠接管汽車,比如不安全的時候。

其實不帶方向盤、不帶閘,這些應該都是邁向無人駕駛中可能出現的結果之一。5G能夠給汽車賦能,結合其他的技術一起,才能夠使未來汽車更加智能化。光靠5G做不了這點,5G是不能處理數據的,處理數據還是要靠算法,靠人工智能。比如舉個簡單例子,如果說兩個車之間要通信了,那麼5G能夠讓後面的車用別人的車作為它的眼睛,看到別的車能看到的東西。這時別的車上面傳感器的數據很快傳過來,我才能實時分析。這是5G能夠賦能的東西。

然後,我們講將來汽車之間肯定是相互合作的,要談判的,比如說我告訴你,我要怎麼走了,我的路徑是怎麼樣的,你告訴我,你的路徑怎麼樣,我們可能要協調起來,那麼這個也還是需要通信,而這些通信對低延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它需要做快速判斷。假設我是一個力大無比的超人。5G賦予我另外一個能力,這個能力像千里眼、順風耳。但是我的大腦,那不是5G賦予給我的,那可能是人工智能賦予給我的。這樣的話,我有各種東西賦予能量,再結合起來我就是個超人了。總之,5G能為車輛賦能,但5G不是所有,不是everything。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36氪:5G會改變無人駕駛、新能源車或是車聯網的投資方向嗎?你認為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和機會是什麼?

陳學文:5G網絡應用到汽車上還需時日。因為基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5G基站需要很密集的建立起來,把這些基站都搭好的話就要花時間。然後肯定先在手機上使用,之後可能在家機上,然後再擴展到車機上,因為有很多安全的要求。而且車要有規範,所以整體出來會比手機晚。這種情況的話,不是一年兩年甚至三年能夠做出來的,我估計快也得五年左右了。而且除了搭基站,車上也得有5G的通信設備,要通過車機的要求。

這所有因素加起來的話,肯定是要花點時間的。比如5G裡面汽車device to device。這東西里面就必須要有通信設施,那麼這個可以認為是一些升級換代吧。而且,5G對無人駕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C-V2X的佈局,還牽涉到諸多其他因素,不確定性較大,因此作為投資方向來講,5G在汽車行業的前景還不明朗。不過我個人更多傾向相信5G+ 智能會成為下一個機會。另外,電池的續航能力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痛點,這也應當成為下個階段的關鍵之一。

未來汽車的終極形態:車與人交流,車與車談判

36氪:你心中未來人工智能和車結合的最理想的形式是什麼樣的?

陳學文:最理想的就是無人駕駛了,那是人工智能最高體現。無人駕駛裡面幾個部分,最核心之一我們叫perception,就是感知,你對周圍世界的感知。你要通過這個攝像頭、雷達等各方面的傳感器把周圍信息都收集起來。如果有5G的話,你還能收集別的地方,比如他人的車子傳過來的信息,之後要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來進行分析,來去偽存真,來決定我的路徑,來跟別的車合作。

流暢的對話,這也是人工智能賦能的。就像咱們現在這麼流暢的對話,現在人工智能還做不到這一點,但將來有一天,機器也能跟人很流暢的對話,這時候你的機器也懂你了,這就是無人駕駛最高級別。這時你也不用管駕駛,但你想跟它交流就能跟它交流,這是我覺得最sexy的。

無人駕駛到來的時候,你還叫它汽車,但是跟我們現在路上跑的汽車概念上也會不一樣,裡面東西也都不一樣。它裡面會是人工智能的集大成,真的是人工智能的充分利用,利用到極致。

36氪:你覺得裡面的東西具體有什麼不一樣,你有想像過嗎?

陳學文:沒有閘了,沒有方向盤了,這些東西都不需要了,Waymo現在的概念車不就是沒有這些東西嗎?不需要這些東西了,那麼裡面有可能就只是一個座艙,座艙下有個底盤在跑。座艙也可以設計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如果你是為了entertainment(娛樂)的話,那麼座艙裡可能有很多屏。你能看AR、VR遊戲,能看電影這些都能做到。如果你是要辦公的話,可能就會有conference facility(會議設施)在裡面,你甚至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隨時溝通,這些根據人的需求其實是都可以做的。將來軟件(也很重要)。我們現在經常講的概念叫軟件決定硬件,硬件的東西是一個車的下限,軟件才能決定它上限到底能爬多高。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汽車市場很難一家獨大,智能化和網聯化是未來競爭方向

36氪:相比其他新能源車輛品牌,愛馳的節奏似乎相對慢一些,這是有意為之還是因為一些具體的問題?會有哪些後發優勢嗎?

陳學文:新產品的上市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愛馳汽車在按自有的節奏往前推進,我們上饒的超級智慧工廠已經全線貫通進入試生產階段,能夠確保高品質的交付。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創車企,我們目前還是在造車,最終都要遵循製造業的規律,質量和安全就是企業的生命線。

另外,消費者的需求和對於電動車的看法是在不斷變化的。晚一些對我們來說也可以說是優勢,在這一過程中收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趨勢,讓我們的產品定位精準度更高,更符合消費者的期待。例如U7 ion具備L4級高智能化自動輔助駕駛,能達到600公里綜合續航里程。它還有很多智能設備,比如說車頂智能交互機器人、可移動式智能養成機器人這些。

36氪:未來的產業格局會是什麼樣?一家獨大、多頭競爭?

陳學文:汽車市場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是一個多元競爭的格局,很難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會有一批新勢力成長為優勢企業,以及更多的新勢力退出。新勢力沒有傳統造車思維定式的牽絆,更容易推動和引領這個領域的變革。

傳統汽車也在積極擁抱新的科技,另一方面,新勢力造車把智能化和網聯化作為未來競爭方向,並日益將售後和全流程的用戶關懷作為產品力的重要一環來對待,(這將)成為一個急劇升溫的新競爭點。

36氪:你目前看好哪一類型的公司,會在無人駕駛領域中先跑出來?

陳學文:具有強大人工智能研發能力的車企更有機會領跑。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驅動無人駕駛進步的動因有二,一是硬件(包括芯片,傳感器,處理器,和基礎服務建設等)的進步,另外就是算法的進步。只有人工智能研發能力強大的車企才有機會將車、傳感器、處理器、算法等完美結合在一起。

雖然大部分車企都會擁抱5G,但5G一旦普及,將會加大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發展。在5G加新能源,並結合人工智能,當前最重要的幾項新技術的合力推動下,將能加快汽車進化成下一個重要的智能終端。而這個進化過程會充滿無限的可能,誰能在這個過程中把握機會,誰就能獨立潮頭。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與人交流、與車談判,可能是未來汽車的模樣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是36氪一檔關注科技、小趨勢的全新欄目。在這裡,我們會採訪擁有聰明大腦的少數派,深入解讀他們對未來的猜想。雖然少數派們的面孔不一,可能是書籍作者、創業者,也可能是科研領域的行業專家。但相同的是,不論是大數據、雲計算、還是無人駕駛和5G,他們預測未來趨勢的靈感會在這裡閃光。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