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演說後 賴清德的挑戰才開始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5月20日在賴清德總統發表演說後的幾天裡,台灣及海外的專家們便對他的言論進行了分析,特別是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在及格、不及格的評分標準下,賴清德可以得個「及格」的評價;然而,艱難的挑戰將持續出現在往後的4年裡。

今年5月初,筆者在《中國時報》撰寫的文章裡提到了賴總統就職演說中值得關注的五件事。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五件事分別是哪些,以及賴總統實際說了什麼。

一、務實台獨工作者:2017年9月26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立法院中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並未重複這個說法。至於在就職演說裡,與中國議題相關討論的最大重點究竟為何,不同專家持有不同看法。筆者注意到,賴總統曾說過他將秉持前總統蔡英文在2021年國慶演說中所提出的「四個堅持」。然而,賴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並未列舉這「四個堅持」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倒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受到特別矚目。

二、稱呼中國的方式:筆者曾預言賴清德將會在他的就職演說中多次提及「中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賴總統在演講中提到「中國」7次,並以其官方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稱呼中國大陸,並未使用「對岸」或「大陸地區」等字眼。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完全沒有提到他將會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與兩岸事務。無獨有偶,他也使用了「主權」這個詞7次。或許在未來賴總統將反覆強調「主權」,以取代他先前作為一名「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說法。

三、對中華民國的提及:筆者曾預期賴總統會在他的演說中稱呼國家為「中華民國」1、2次,事實上,賴總統共稱呼國家為「中華民國」9次。此外,筆者也曾預期賴總統稱呼國家為「台灣」的次數將會遠多於「中華民國」的次數,事實的確如此。賴總統在他的就職演說的中文版本裡共提到了「台灣」87次,而在英文版本中提到了105次。

四、經濟:蔡英文在2016年的總統就職演說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談論經濟政策。賴總統也提到,「台灣已經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我們會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除此之外,賴總統提到半導體4次,人工智慧2次,還表示「台灣」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這些聲明也許是在針對美國政府,因為美國越來越關注半導體和技術供應鏈。

五、與在野黨的關係:在就職典禮前,筆者曾推測賴總統是否會提到他所屬的民進黨在立法院是處於少數地位的這個事實。當時,我們還無法預想5月17日在立法院會發生一場朝野的激烈衝突。在這方面,賴總統表示「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我們不應指望立委們會遵循賴總統的期望。換句話說,在未來的4年裡,比起和諧的關係,預期立法院與總統府及行政院之間的關係將會是更多的不和諧。

總之,賴總統的就職演說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他必須避免觸及拜登政府所設下的任何「紅線」,尤其是不要重複他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這個說法。同時,他還必須對台灣的國際地位發表一些言論,以滿足40%投票給他的選民。此外,他還必須討論除了兩岸關係以外的其他議題,就如同他試圖提及許多經濟和社會政策議題。儘管如此,賴清德仍然拿到一個及格分。在未來4年,執政台灣將會帶給他更艱難的任務!(作者為美國共和黨前亞太區主席,許淳恩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