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治療思覺失調症病患 自殺風險偏高

台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研究團隊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等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時間相依共變數存活分析方法,探討接受居家治療思覺失調症病患相對一般族群死亡率,研究發現,非自然死因中「自殺」發生率最高。

精神病患常因病識感不佳,又不願到醫療院所就診,特別需要居家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昨(八)日表示,接受居家治療精神病患常合併精神病及身體疾病,由於易被低估及沒有接受治療,因此就有較高死亡率。

一九六○年代以後去機構化運動,雖然減少大型精神病院內住院個案,使多數患者回歸社區,但其死亡率仍高於一般人許多。因此,如何減少慢性精神病患在居家生活中死亡風險,已成為重要醫療照護及研究議題。

研究還探討接受居家治療思覺失調症病患,在自殺死亡前醫療利用及精神與身體的共患症。相關研究成果已於最近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SchizophreniaBulletin,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ad067)。

第一作者陳文瑩醫師說,過去國內外研究很少探討接受精神科居家治療個案的自殺死亡狀況。這項研究成果呈現台灣接受居家治療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為其最常見非自然死因,其風險為一般大眾的十倍。自殺方法以高處跳樓、吞藥及上吊為最常見的形式。

這群曾接受居家治療的患者,甚至在自殺前都有較高醫療使用率,但仍無法完全預防憾事發生。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說,台灣以健保涵蓋精神科居家治療執行多年,對病患減少再住院或急診使用率有明顯療效。未來的居家治療模式,仍有待調整為如何更加改善病患自殺死亡風險,讓更具彈性居家治療及個案追蹤制度能改善病患最終存活率。

自殺無法解決問題,生命能夠找到出路,安心專線:1925,張老師專線:1980,生命線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