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權力結構現形,對台灣是利是弊?
⊙顧爾德
川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哪些人進入「川普2.0」的權力核心?答案在最近幾天陸續揭曉。除了政府各個重要位置由誰執掌外,更根本問題是這個新政權的權力結構與本質為何?
一個由億萬富豪壟斷的寡頭政治正成形中
現任杜蘭大學(Durham University )校長、歷史學者希爾(Fiona Hill)是俄國問題專家,她曾在「川普1.0」時代擔任過總統副助理兼國安會歐洲與俄羅斯事務資深主任。這次大選後她接受網路媒體《政治家》(Politico)訪問時說,一個由億萬富豪壟斷的寡頭政治(oligarchy)正在形成。她指出,電動車大亨馬斯克(Elon Musk)透過與川普、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以及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的關係,為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服務,並鞏固全球各地的獨裁統治。她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同儕團體,他們之間的互動只是為了瞭解如何共同行使權力。
馬斯克和川普都常和普丁連繫,川普當選後已和普丁通了電話。川普一向喜歡炫耀他和普丁、習近平這些獨裁者係有多好,說他可以透過與這些人的溝通解決烏克蘭危機、甚至台灣緊張。「馬斯克和川普都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富人階層的一員,他們希望影響力擴及全球。」不過希爾也說;「然而很不幸的,我們透過歷史經驗和最近的實例知道,若僅僅是與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保持良好關係,並不會都帶來你所希望看到的好結果。」
馬斯克在選戰中孤注一擲力挺川普,不僅利用他旗下社群媒體X大力為川普宣傳,還在選前每天舉辦百萬元抽獎變相為川普「買票」,而他選後也即刻獲得回報──選後隔天,11月6日特斯拉股價飆升了近15%,馬斯克的荷包也因此多了200 億美元。
川普在選前就曾說過要任命馬斯克擔任一個減少政府浪費委員會主席。13日他宣布馬斯克將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一起領導新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印度裔的拉馬斯瓦米現年39歲,靠生技產業致富,他參與這一屆共和黨總統初選,但今年一月中宣布退出。
馬斯克爭議大,能和川普共事多久?
馬斯克早在選後隔天就在X上發布一張自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捧著一個廚房水槽的合成照片。他在2022年接掌推特時也搞過同樣的噱頭──捧著一個水槽走進推特辦公大樓。水槽英文是”sink”,而片語”sink in”是要人家好好考慮、要認真當一回事。 意味著要員工「皮繃緊一點」,不要把他這個新老板不當一回事。果然,他入主後炒了3000名員工的魷魚,他和川普一樣,首重員工對他的忠心,會解雇那些跟他頂嘴的屬下。為了省成本,他甚至縮編Twitter的保全和清潔工,使得員工在某些情況下得自備衛生紙去上廁所。如果他把這一套也搬到聯邦政府,恐怕會面臨政府工會強力抵抗、將有無數的官司等著開庭。
馬斯克是川普口中的「超級天才」,他和川普有個共同點:兩人都目中無人。馬斯克一向難以和人平起平坐、合作共事,更別說在別人底下打工;川普也是如此。因此兩人能否找到利益共生均衡點、建立和平相處的合作模式還有待考驗。
除了馬斯克將對「川普2.0」有重要影響力,副總統范斯(J. D. Vance)代表的那群矽谷科技大佬、創投大腕也是這群寡頭菁英成員, 代表性人物是提爾(Peter Thiel),他是所謂「PayPal 黑手黨」(PayPal Mafia,成員都是前PayPal員工,目前都是矽谷創投、科技公司重量級人物,其中包括馬斯克)的老大,也是范斯的前老板。此外,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人貝森特(Scott Bessent)是川普的重要經濟顧問,選後就出現在川普佛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傳言他可能是財政部長人選。貝森特曾經擔任過金融巨鱷、民主黨金主索羅斯(George Soros)十年部屬,他是個出櫃同志。在財經政策見解上,他主張減輕通貨膨脹壓力,解決之前四年「魯莽支出帶來的債務負擔」,他支持「自由」且「公平」的貿易,認同川普的高關稅主張,他也認為川普一年後要任命新的聯準會主席──雖然現任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任期還有兩年。
兩個友台大將不再重用之因
在國安外交與軍事人事上,川普確定當選沒幾天就在社群媒體上宣布,他不會邀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或前國務卿龐佩歐(Mike Pompeo)再次為他工作。海莉才剛訪問過台灣,並發表支持台灣重返國際的談話;而龐佩歐任內非常挺台灣,他的重要助手、中國通余茂春也相當友台,這幾年來多次訪台。據《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川普不用海莉是因為兩人在爭取共和黨黨內提名時曾針鋒相對,而川普是受不了被批評的人,因此挾怨報復。至於封殺龐佩歐則是為了幫副手范斯四年後競選總統鋪路,因為龐佩歐也有逐鹿企圖,川普事先為范斯掃除這個可能路障。川普長期親信史東(Roger Stone)則稱海莉和龐佩歐這兩個「新保守派」可能會組成「險惡的第五縱隊」來反對川普的主張。
川普將任命的國防長人選、福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被認為是最典型的「以忠誠為考量」的政治任命。這位長期挺川普的媒體人,雖然有退伍軍人身份,但與軍方關係不深,也沒有提出過什麼治軍主張或軍事戰略,他被一些軍方人士批評為「有史以來最不適格的國防部長人選」。五角大廈內部以及退伍軍人團體不滿情緒已高漲。未來國會任命聽證時,赫格塞斯想過關並不容易。
新任國安顧問華茲鷹派色彩濃
川普選擇的國安顧問是佛州眾議員華茲(Michael Waltz)。華茲是陸軍綠扁帽特種部隊上校退役。他擔任過兩位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H. Rumsfeld)和蓋茨(Robert M. Gates)的顧問,也曾是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的反恐顧問。他屬於共和黨保守派,對中國態度強硬,批評北約盟友不願提高國防預算,也反對從阿富汗撤軍。2023年華茲主導一項立法,授權總統動用軍隊對付墨西哥毒梟以打擊毒品芬太尼入侵美國。他之前強烈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的戰爭,但強調不應只由美國負擔軍費、北約各盟國也要分擔。而近來則發言支持川普的主張──與俄國協商解決烏克蘭問題的主張。華茲說這是「絕對理性」的作法。
華茲是國會對中國最鷹派的議員之一,他是眾議院中國特別工作小組(House China Task Force)成員,這個小組負責協調規畫對中競爭政策,包括國家安全、技術、經濟和能源、競爭力和意識形態四個領域的競爭。他曾說:「我們正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冷戰。」2020年他提案防止中國在美國大學進行間諜行為,要求各機構研究人員在申請聯邦補助時必須披露所有外國資金來源。他曾呼籲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因為中共迫害維吾爾等少數民族。他同時也是眾議院台灣小組(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成員,2022年曾訪台拜會總統蔡英文。
可能的國務卿人選魯比歐,恐讓中國很頭痛
至於國務卿這個外交第一把手人選,川普雖然還未正式宣布,但《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美國主流媒體從川普陣營獲得的消息,都指向與華茲同樣來自佛羅里達的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這又是一個令中國頭疼的鷹派人物。
現年52歲的魯比歐過去是共和黨的政治金童。34歲就當上佛羅里達州議會議長。2011年選上聯邦參議員。做為古巴移民第二代,魯比歐在參議院關心美國對拉美政策,在這個領域深具影響力。2016年大選,魯比歐和川普競爭共和黨提名,川普選上後則努力修補和川普的關係:他為川普提出與美國拉丁裔、對拉丁美洲相關的政策建議。到這次大選,魯比歐成了川普的策士,為他提供外交政策意見,也為他準備電視辯論稿。
魯比歐對中國政策一向鷹派立場鮮明,他要求行政當局制裁華為、禁止抖音。他批判中國在南海宣示主權作為,主張美國應動用武力協助菲律賓防禦中國侵犯。他更長期關切西藏、新疆以及香港問題,2017年他聯手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2019年反送中風暴發生,參眾兩院各自無異議通過法案。當美國以侵犯重大人權為由制裁中國新疆和香港官員時,高調判中共侵害人權的盧比歐也成了中國報復制裁對象。一旦魯比歐正式上任國務卿,中國要怎麼跟這位被它制裁的對手打交道?類似例子也曾發生在中國前國防部李尚福身上,2017年擔任裝備發展部部長時,因與俄國進行軍法交易而遭美國制裁,後來李當上部長一度增加雙方軍事交流的困難。
魯比歐對台灣友善,他曾屢稱台灣是「一個獨立、民主和美國的堅強盟友」,他也曾參與提案對台友善的法案,包括《台灣關係加強法案》(Taiwan Relations Reinforcement Act)等。他在大選前曾說,川普當選後會繼續支持台灣。
「川普2.0」的實用主義性格得留意
「川普2.0」國安、外交兩個最重要的位置都是由抗中友台人士擔任,這是讓台灣較安心的一點。不過也要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川普1.0」時代國安顧問換人如走馬燈,同樣對中鷹派的波頓(John Bolton)、麥馬斯特將軍(General H. R. McMaster)最後都與川普翻臉。反中友台的波頓選前還警告:如果川普當選台灣要當心。川普會不會又想和中國「談買賣」而把台灣當籌碼?華茲這個位子能坐多久?還是問號。
此外,魯比歐至今對中國立場雖長期一致,但他本人在移民政策的寬鬆,對烏克蘭戰爭的支持,還有對川普的態度,近年來都有改變。《紐約時報》嘲諷他「他搞政治比擬政策更有名」,稱他為了在政治台階上爬升可以改變政策立場。
更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時代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一直在宣揚一種功利思考, 認為一旦保衛臺灣的成本和風險將超過某個臨界點,造成美國的軍力受到嚴重損傷,就不值得保衛台灣。柯伯吉也有可能進入「川普2.0」,以這種功利觀點來看待台灣,不見得台海一爆發戰事美國就出賣台灣,但是會在眼前就一直要求台灣強化國防、增加對美軍備採購。
柯伯吉九月底又在X上貼文批評台灣正在減少明年國防開支的GDP佔比,「那些關心台灣的人應該非常清楚,他們需要大力加強。他們的命運懸而未決。」但他未深究這是台灣國會朝小野大造成的結果。而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則指出,賴清德政府向川普政府提出新的軍備採購清單,其中包括先進的F-35戰機。可以想見,目前台灣國會的僵局之下,連總預算都過不了,想大舉提高軍備採購經費,一定會引來藍白聯手強力杯葛,這也是賴清德政府的難題。
除了柯伯吉這種以成本效益來考量美國挺台灣要到什麼程度,準副總統范斯則曾為台灣抱不平地說,烏克蘭戰事影響台灣軍事採購,他說,台灣被美國置於「糟糕的境地」因為「我們將所有的武器都送到了烏克蘭」。為什麼范斯認為台灣比烏克蘭重要?不是台灣人命比較值錢,而是因為台灣是全球晶片最重要產地。其實依范斯的邏輯,對美國最有利的是強迫台積電把先進製程都移到美國,而非出兵保衛台灣。就像川普多次(錯誤)抱怨的「台灣搶走了美國所有的晶片生意」。在這錯誤前提下,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晶片「搶」回來。
除了要台灣再加碼買武器「付保護費」,還要把晶片搶回去,川普們這樣潛藏心態,是台灣和「川普2.0」打交道時必須心存戒心的。
作者本名郭宏治,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SUNY-Binghamton 社會學碩士,台大經濟系學士。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