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台灣經貿空間正面對嚴苛挑戰

政府積極尋求與友好民主國家洽簽雙方投資保障協定,深化經貿夥伴關係。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積極尋求與友好民主國家洽簽雙方投資保障協定,深化經貿夥伴關係。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外交長期受挫下,拓展國際經貿空間已成為歷任總統的重要政策。新任總統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指出,我們必須站穩全球供應鏈關鍵性地位,以及把握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機會,未來除了持續爭取加入已申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外,將積極尋求與友好民主國家洽簽雙方投資保障協定,深化經貿夥伴關係,藉此更進一步開拓發展空間,以達到「布局全球、行銷世界」之願景。

目前台灣拓展國際經貿空間大致分為四種路徑,包括:其一,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或雙邊貿易協定(BTA),例如台灣與瓜地馬拉FTA;其二,洽簽多邊區域經濟協定,例如CPTPP;其三,洽簽經濟合作協定(ECA),例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其四,洽簽功能性或特定性協定,例如投資保障協定、租稅協定、數位貿易協定、資訊科技協定。

在上述洽簽各種國際經貿協定中,除了去年6月已簽署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協定,最近正在進行第二階段談判,理應較為審慎樂觀之外,未來對台灣開拓發展空間最為重要的經貿協定莫過,目前占台灣出口貿易額26%的CPTPP及長期占逾3成的ECFA。

先從爭取加入已申請的CPTPP來說,在既有11個成員外,隨著英國於2023年7月完成談判,為首個通過入會申請成員後,共計還有包括2021年9月兩岸相隔一周,以及烏克蘭、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等六個入會申請案待處理。

按照CPTPP進程,今年秋季將會召開執行委員會議決定是否成立六國「入會工作小組」啟動談判。由於今年CPTPP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對我友善,如果台灣談判順利,將會是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參與最重要的國際經貿協定。

儘管今年是台灣能否加入CPTPP極為關鍵的一年,然而隨著賴總統於就職演說中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被解讀為「新兩國」論之後,兩岸關係又陷入前所未有緊繃,也為台灣加入CPTPP增添變數。因為CPTPP既有11個成員皆與中國大陸有邦交關係,加上在經濟利益考量下仍存在著忌憚,在兩岸關係惡化下,讓始終反對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大陸以「一個中國」原則為理由,藉此對CPTPP部分與我較不友善之成員施壓,如此勢必波及台灣加入CPTPP進程。

再就已擱置十年的ECFA後續相關協定談判而言,兩岸自從2010年6月簽署ECFA以來,我方迄未落實對陸產品進口逐步實施關稅減讓,甚至不斷增加管制達到2,509品項。其實,在此之前許多學者專家就曾指出,如果大陸對我實施貿易壁壘調查,其結果將會不利我方;再者,持續對陸管制部分產品進口,極易導致大陸藉此取消ECFA早收清單產品關稅減讓,甚至以我方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為理由實施貿易制裁。

果不其然,去年12月21日大陸商務部判定台灣對其存在貿易壁壘,自今年元旦起中止ECFA早收清單項下12品項關稅減讓,同時重申若無承認「九二共識」,則難恢復ECFA後續相關協定談判。接著,今年5月31日再度以賴總統堅持「台獨」立場為理由,其商務部公布自6月15日起中止ECFA早期收穫清單項下134品項關稅減讓,其中許多是依賴大陸市場的石化、紡織、機械與汽車零組配件傳統產業,勢必重傷這些產業,進而衍生失業人口。

其實,國內社會各界心知肚明,受到外交舞台限制,台灣難以與重要國家洽簽FTA,加上占台灣出口額6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由大陸主導,台灣也難以參與。如果已僵局八年的兩岸關係短期無法改善,在大陸透過政治干擾下,一旦台灣加入CPTPP進程受阻,ECFA關稅減讓又遭到中止,未來除了不利參與大陸市場競爭之外,將會波及拓展國際經貿空間布局,最後恐讓台灣逐步淪為國際社會孤兒。

很顯然地,台灣不論期待加入CPTPP,或是希望持續ECFA,皆難擺脫兩岸關係。在此同時,我們認為在兩岸政治外交對抗升高、國防軍事對峙加深的外溢效應衝擊下,大陸將會持續對我加碼限制經貿措施,藉此更進一步緊縮台灣國際經貿空間。向來強調「務實」的賴總統面對兩岸關係,更要務實以對,切勿以卵擊石,自斷台灣生機。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