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對馬前總統大陸行的反思與期許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1日赴陸展開為期11天的交流,並可能進行馬習二會,消息一經公開,台灣正反意見不斷。圖/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1日赴陸展開為期11天的交流,並可能進行馬習二會,消息一經公開,台灣正反意見不斷。圖/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4月1日率20名台灣青年赴陸展開為期11天的交流。並可能進行馬習二會。此消息一經公開,台灣正反意見不斷。支持者認為,在兩岸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之際,馬英九此行有助緩和雙方緊張氣氛;反對者則批評,在對岸不斷加大對台軍事威嚇的此刻,訪陸將陷入北京既定的政治框架中,嚴重斲傷台灣尊嚴。我們無意分析馬英九此行的政治意涵,而是希望從更宏觀的台灣利益層次,提出反思與期許。

一個基本但重要的問題:馬英九此時能不能、該不該赴陸?

依照《國家機密保護法》,馬英九身為前總統,是受管制出境的涉密人員,要申請出境,必須由總統府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共同召集組成專案評估小組,並函請國安會、國安局、外交部、國防部、法務部、陸委會等機關提供相關意見後,由專案小組回覆准駁與否。也就是說,若政府有所疑慮,任何涉密人員都無出境可能,更遑論赴陸。事實上,2016年、2019年,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曾分別申請赴港、赴陸,但都被政府駁回。因此,去年政府即已對馬英九赴陸開了綠燈,意味政府經評估後認為,馬英九的赴陸,若非有助兩岸現階段僵局的突破,至少不存在所謂的國安疑慮。

既然馬英九赴陸沒有「不能」的問題,那就是「該不該」的觀感課題。

如前所述,激烈反對馬英九赴陸者,其立論是建立在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的基礎上。在此認識下,對大陸的任何友善言行,或對台灣任何施政的批評,都可能是中共「認知作戰」下的「親中賣台」;任何支持兩岸交流者,亦可能都是「在地協力者」。

換言之,這種將不同立場者視為「他者」(the other),隱含的是帶有優越感的後殖民論述─「我/他」被建構成「進步/落後」、「高貴/愚昧」、「愛台/賣台」…等「我」優於「他」的「優/劣」二元對立結構。因此,「只有『我』懂愛台灣」、「只有『我』能愛台灣」,甚至「只有『我』在愛台灣」。而當「我」與「台灣」畫上等號後,不符合「我」的任何言行,都會上綱上線到是對「台灣」的嚴重背叛。例如在激進批判者看來,馬英九赴陸就是叛國;網紅鍾明軒即使政治立場偏綠,但赴陸旅遊後稱讚大陸,就是敵我不分。

這種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僵固意識形態,建構了近年來屢見不顯的荒謬雙標─「我」與陸往來就是愛台灣;「他者」與陸交流就是被統戰。在這種不斷操弄仇恨、散播恐懼的麥卡錫主義下,無論是任何人,當然包括馬英九,只要被視為「他者」,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只能是「中共同路人」。然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邏輯,以致坊間嘲諷:台灣此次總統大選,結果發現台灣有高達6成民眾「不愛台灣」、選擇當「中共同路人」。

大陸的政治體制、社會現狀並不完美,當然有其可批評之處;中共對台的軍事威嚇,確實也將台灣民心推得更遠,無益兩岸相向而行。但台灣若只是一廂情願的認為大陸應一夕改變,就會陷入上述「我」對「他者」的優越邏輯,對大陸就只剩批判、而無所作為。過去八年台灣對陸政策的窘境,就是肇因於此。

事實上,即使美國的反中屠龍派,都認為對陸應採取對抗、競爭、合作並存的複合策略,在此一前提下,台灣最好的戰略,就是善用結合文化軟實力與產業硬實力的巧實力(smart power),透過和大陸交流、甚至合作的過程中,增加兩岸之間的相互理解乃至諒解;進而爭取更多時間空間,化解彼此之間不必要的敵意,最終建構兩岸得以和平共處的模式。

已故的前總統李登輝2017年曾說:台灣若繼續糾纏在神學式的統獨辯論,只會讓人民一分為二、激化對立。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升高的此刻,面對大陸,台灣最需要的是和平的策略,而非暴虎馮河式的無謀之勇。

雖然馬英九目前未擔任任何的公職、黨職,但他作為卸任總統,具有高度象徵性,因此其赴陸的一言一行,自有全民檢視評斷。對台灣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台灣是一體的,既然政府已同意馬英九再次赴陸,如果他能基於中華民國憲法,赴陸為台灣發聲,讓兩岸八年來的冰封帶來暖意,何嘗不是台灣之福。這也是我們對馬英九一行此次赴陸的反思與願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