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日本經濟安全保障 看台灣半導體發展策略

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台積電大舉對外投資,除了美、日之外,也規劃在德設廠,現階段以在日本熊本的設廠進度最順利。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台積電大舉對外投資,除了美、日之外,也規劃在德設廠,現階段以在日本熊本的設廠進度最順利。圖/本報資料照片

「護國神山」台積電近期股價表現威猛,今年以來已大漲逾5成。然而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台積電被迫大舉對外投資,除了美、日之外,也規劃在德國設廠。雖然海外投資占台積電總投資不到15%,而且先進製程90%以上都留在台灣,但產業對外投資會不會造成人才、技術、產業的部分空洞化,以及專利、智慧財產權的流失,值得我們注意。

台積電海外投資的考量包括:地緣政治、接近市場與服務客戶,以及降低國內基礎建設短缺的疑慮。現階段以在日本熊本的設廠進度最順利,熊本知事木村敬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議未來可在當地打造「日本竹科」。而台灣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更拋出在九州設立半導體園區的「境外關內」構想。

不過,我們也要提醒,台積電海外投資,固然可以借力使力,但不無扶植日本成為競爭對手的疑慮。而且根據經驗,日本退休工程師一向有利用周末到韓國賺外快的做法,也可能是技術外洩的缺口。此外,大陸為了因應美中科技戰的抵制、企圖彎道超車,在台灣、海外投資公司,滲透研究機構,也是台灣技術外流的可能管道。

日本經濟雖曾陷入失落的30年,但隨著近年經濟的復甦,除了傳統主力產業如汽車、工具機、機器人、化學、生技外,半導體、軍工武器及相關的領域,均是國家關切的尖端技術。為此,在經濟安全的考量下,日本建立「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主要的四大面向為:確保重要物資的穩定供給、保證核心基礎建設服務以穩定提供、官民合作開發尖端技術,以及保障相關的機密項目在申請專利時避免被公開或外洩。同時,確保產業多樣化、供應鏈本土化,不受經濟脅迫、不受生產過剩國家低價傾銷的衝擊等。

半導體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不管在產值、出口、貿易順差創造上,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參考日本「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來維持產業競爭力,有其迫切的必要性。

我們的建議如下:

第一,參考日本建立更上位的「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負責這個機制的應該是跨部會,不限於科技相關部會,包括經濟部、金管會、財政部、勞動部、國發會等都應納入。主要任務為確保重要物資、零組件、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核心基礎建設的穩定提供。保障機密項目在申請專利時避免被公開或外流,並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

第二,政府編列預算增加遊說人員,影響美國的半導體政策。據聞韓國三星集團在美國華府有40~50位遊說人員,有利於影響美國的政策。例如前一陣子韓國在大陸的晶圓廠豁免期間屆滿,但最後又可以延長豁免,背後原因可能就和遊說人員發揮的影響力有關。尤其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今年11月大選重回白宮的機會很大,他曾公開發言嗆「台灣搶走美國人半導體的工作機會」,萬一他勝選,恐對台灣半導體業採取不利措施。因此,除了台積電應增加預算編列遊說人員之外,政府的公關工作也必須積極進行,避免地緣政治與美國相關企業遊說帶來的負面影響。

第三,建立雙向的投資生態系。除了台灣對海外投資之外,也應該在投資國積極網羅人才、引進技術、商業模式,強化雙邊的投資生態系,才可以避免產業單向對外投資的空洞化。尤其是對外投資可以加強在海外掛牌,善用海外的資本市場,強化台灣產業的實力,進而使對外投資成為台灣競爭力的延伸。

第四,「新南向」和「新東向」的匯流。美國吸引投資是有選擇性的,除了高科技之外,對其他傳統產業的興趣比較缺乏。台灣可以高科技向美國投資,但傳統產業及製造則向印度、墨西哥投資。因為東協國家基本上是中國大陸的後花園,所以美國去中化的長線夥伴絕對不是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而是印度、墨西哥,前往印度、墨西哥投資也較符合美中貿易戰下美國的戰略目標。

第五,確保智慧財產權、專利申請時,防止技術的公開、外流。日本過去是半導體大國,目前積極推動半導體復興,並透過官民合作設立的晶圓代工公司Rapidus積極發展先進製程技術,是我們必須小心防範的對象。同時,日本退休工程師長期以來透過周末前往韓國賺取外快的做法,也是導致日本面板技術及家電產業衰頹的原因之一,政府應該記取教訓,針對這一漏洞建立防範機制。同樣地,對於韓國、中國大陸等重量級對手,也不能掉以輕心。因此,政府、公設研究機構對於聘用在中國大陸工作超過一定年限的技術、高階管理人員應該審慎,以防範技術的外洩。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豪宅、第三戶房貸 調高利率地板價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