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糧食自給率檢視公糧收購政策

現行公糧收購制度,讓稻米產量居高不,排擠其他糧食,致使糧食自給率持續惡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現行公糧收購制度,讓稻米產量居高不,排擠其他糧食,致使糧食自給率持續惡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決議通過公糧收購價格調漲,但農業部痛批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將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恐加劇稻作超產、產業失衡等負面影響,堅決反對提高收購價格,並主張現有的政策,始為最佳的稻米產業政策。到底當前公糧收購的成效如何?我們以新近公布的糧食自給率,就讓數字說話。

1970年代台灣經歷兩次國際石油危機後,政府為確保糧食安全、照顧農民生活與穩定稻米市場價格,於1974年施行稻穀保證價格收購政策,至今已歷經半個世紀之久。過去日本與南韓也曾施行過類似的政策,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檢討介入農業市場價格的作法(如保價收購等)的「琥珀色措施」,被要求削減的境內支持(AMS)措施,已分別在1998年及2005年廢除公糧政策,至今僅剩台灣仍然保留此政策。

公糧收購縱然可以讓稻農專注生產稻米,卻會產生反市場誘因,生產超乎市場需求的稻米,反正政府都會保價收購,引發政府支出大增,公糧爆倉去化不易等後遺症。2016年民進黨政府重新執政後,試圖提出修正政策,達到衡平的效果。吾等可從農業部剛公布的2023年《糧食供需年報》檢視其成效。

首先,以熱量加權計算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再度惡化,2023年僅剩30.3%,較上年減少0.5個百分點,創18年最差紀錄。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國人食米量持續探底,去年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衰退至42.1公斤,僅約1981年96.54公斤的43.6%。主因係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食米量逐年下降,農業部收購大量的公糧,並未如日本強化食農教育,重拾對稻米的熱情,反而棄之如敝屣。

其次,民進黨政府修正公穀收購的主要目的,在於鼓勵稻作轉作,如2018年起實施的「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獎勵轉作雜糧;農糧署2021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輔導農民自2022年二期作起,前三個期作至少須有一個期作種植水稻以外作物或辦理生產環境維護措施,以加速調節稻作面積;現在又推出「1集、2轉、3加3」策略,期待持續降低稻作面積,提升雜糧自給率。

引用《2023年農業統計要覽》數據,比較去年與民進黨執政初期的2016年數據,我國主要九種雜糧類作物種植面積,雖有略為增加1,634公頃,然除了玉米、大豆與高粱產量有明顯增加外,其餘的雜糧類作物的產量多呈現大幅衰退,整體產量反減少24.5萬公噸。易言之,農業部鼓勵稻米轉作雜糧的政策,可謂是完全失敗。

之所以會讓糧食問題加劇,肇因於公糧收購作法違逆預設的目標。2022年4月21日修訂《收購公糧稻穀作業要點》第一點,明定辦理收購公糧稻穀業務目的在於,履行糧食管理法第五條之一規定,「儲備稻米安全存量」。農業部依據《糧食管理法》制定《國內稻米安全存量標準》第二條第一項:「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穩定糧食供應,主管機關應於國內適當場所儲備不低於三個月稻米消費量之安全存量。」

以2023年《糧食供需年報》推算,台灣一年稻米消費量為98萬公噸,每月消費量8.2萬公噸,安全存量為三個月稻米消費量,即24.6萬公噸,遠低於去年公糧收購量的33萬公噸,使得我公糧庫存居高不下。我國公糧是以未碾製的稻穀型態庫存,依據農糧署長受訪時表示,截至7月底仍有庫存70.9萬公噸糙米。收購的公糧無法有效率運用,不是推給學校午餐、軍隊、監獄,就是用於援外,或是充作飼料。農業部長陳駿季稱日本通路有意來台收購,然公糧品質普遍不高,要打入高品質的日本市場,簡直是癡人說夢話。

尤有甚者,去年公糧收購量僅33萬公噸,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量,看似收購爆量已漸改善。然而此非農業部的努力所致,而是受嘉南地區停灌節水措施影響,糙米生產量罕見低於120萬公噸,僅有115萬公噸,較上年大減10.3萬公噸,衰退8.3%。若非嘉南爆發30年來最大旱象,公糧收購量還會更加驚人。

總之,現行的公糧收購制度,漠視國人食米量惡化趨勢,還讓稻米產量居高不下,排擠其他糧食,致使糧食自給率持續惡化,顯示該制度有必要全面檢討與修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