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日本經濟要走出失落的30年了嗎?
近期日本股市創33年新高、房價指數由谷底持續上升,吸引台灣投資者的目光。而此議題的觀察重點是日本經濟能否走出「失落的30年」,再現榮光?到底這波日本投資潮是金融與不動產市場發揮揪眾能力的一場大戲,還是日本經濟真的不一樣了?
就金融市場而言,當前的日本真的誘人。例如下半年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解封後的中國經濟復甦表現不如預期,位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景氣相對穩定且有走出長年通縮之勢。又或是日圓續貶,有助觀光消費、出口企業獲利與製造業回流;且日股價格相對便宜與股息殖利率佳,加上岸田政府續推資本市場改革與日企一改過往慣性,學著重視股東意見與權利等發展,都讓投資人躍躍欲試。更別說,股神巴菲特不只從2020年起買進伊藤忠商事等五大商社股票獲利,近日更表態將加碼投資,令後進者更加心動。
然而,日本經濟真的要走出「失落的30年」了嗎?就總經相關數據來看,走出疫情低谷並復甦至疫前水準是事實。像是與GDP表現多數時間正相關的景氣領先指標已有小幅上升(2023年4月為97.6),雖說離基本面表現佳的基準線100以上尚有些距離,但已遠高於疫情大流行前的90.7。5月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已重回榮枯線之上,服務業PMI則持續走高至56.3,既符合疫後服務業成長動能強韌趨勢,製造業也重獲生機。也難怪日本內閣府調查的街頭景氣指數展望,無論是家計(零售、餐飲)、企業(製造業、農林水產)或僱傭相關(人才派遣、職業介紹所)方面的受訪者,均對今年日本經濟後勢相當看好,使其指數高於整體情勢改善的50分界點之上,更持續走升。
再者,日本房屋價格指數已從疫情前的92,上升到今年3月的115.9。且企業投資增加。近日官方又上修第一季GDP成長為2.7%,高於初值的1.6%。同時,雖然台灣今年以來出口大幅衰退,但對日本的出口呈現連續兩個月上升。
就日本是否走出多年通縮夢魘而言,一方面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於2022年4月升破日本央行政策目標2%,今年4月更來到3.5%,核心CPI年增率也升至4.1%,此是正面的訊息。另有論點認為日本物價上漲的成因有一部分是輸入性通膨所致,不全然是需求帶動,惟我們認為日本通縮的解決主要係於產業轉型。
就日圓貶值對出口與製造業回流的影響,目前有一些論點認為從日本電機設備、機械及交通運輸等三大出口項目年增率可知,三大產品國際競爭力強,過往日圓貶值對其影響不大。而日本出口占GDP比約為18.4%,遠不及消費占比達6成之多,因此日圓貶值使若干出口企業獲利提升,也無法大幅提升對GDP的貢獻度。就過去經驗,2004年日本政府曾大動作促貶日圓,雖帶動一波製造業回流,之後卻因產業發展與國際競爭優勢改變,使夏普、松下等企業面臨巨大虧損。再者,自2012年底安倍晉三回任首相後令日本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多年,日圓貶值且資金成本低,製造業亦未見大舉回流。
但我們要強調的是,目前日本製造業回流潮與過往不同,日圓貶值僅是助力之一,美中兩強角力演變成兩個半球化效應、疫情觸發的生產韌性需求,所帶動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才是本波日本製造業回流的動力。我們觀察到日本回流的企業將集中於有利經濟戰略的高效率產業,並與美、台、韓共同發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綜上分析,在全球貨幣政策、地緣政治、新冠疫情等外部因素牽動,以及國內相關政策的影響下,日本經濟迎來一個借力使力的轉骨契機,正逐步走出失落30年的低潮,金融市場率先嗅到並帶隊衝刺,因此期待日本能有效進行產業轉型,為成熟經濟體寫出一個再成長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