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關節疼痛 嘴巴張不開

李偉廷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嘴巴張不開、張口疼痛、咬合沒力的症狀,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記者蔡清欽攝)
李偉廷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嘴巴張不開、張口疼痛、咬合沒力的症狀,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記者蔡清欽攝)

▲李偉廷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嘴巴張不開、張口疼痛、咬合沒力的症狀,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記者蔡清欽攝)

台南市1名18歲女子因左側關節疼痛2個月,雖配戴咬合板治療半年仍未見改善,張口只剩2公分,推測可能課業壓力大和有磨牙習慣,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左側關節盤不可復位之前置型錯位,門診局部麻醉,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關節,並注射玻尿酸幫助潤滑,張口及疼痛改善,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治療。

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根據2017年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病人節節升高,幾乎每4人就會有1人有此疾病,有些合併有咬肌痠痛,有些會轉移到肩頸痠痛。壓力、失眠、夜間磨牙、緊咬等族群容易發生。

在正確的診斷下,病人以藥物控制搭配熱敷跟改變生活習慣去做調整,平時保養避免張大口進食、打呵欠,避免吃太硬或太韌的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如果疼痛超過1個月,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會幫病人印模製作咬合板,每晚配戴咬合板舒緩病人關節。

他提到,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咬合板治療較為費時,關節沖洗是病人的新選擇。目前研究顯示,立即使用關節沖洗有助於較快緩解疼痛及張口受限問題,另外視情況添加玻尿酸注射,有助關節頭骨吸收緩解。

李偉廷表示,針對保守治療失敗的病人,須使用開放性關節手術,目前奇美醫院引進顳顎關節內視鏡手術可檢查關節腔內沾黏狀況及確認關節盤位置,再使用關節鏡手術器械,進行內視鏡手術,甚至有些關節盤需要進行額外縫合及復位。儘管有如此進步的手術方式,生活習慣改變及規律配戴咬合板仍是預防顳顎關節障礙症復發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