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枯寧專欄】中國真正的經濟危機 : 為什麼不放棄失敗模式
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2022年底,北京決定突然結束嚴厲的「零新冠」政策後,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的成長引擎將迅速重新點燃。經過多年的大流行封鎖導致一些經濟部門幾乎陷入停頓,該國重新開放本應引發經濟復甦。相反,經濟復甦卻步履蹣跚,GDP表現低迷,消費者信心低迷,與西方的衝突日益加劇,房地產價格暴跌導致中國一些最大的公司違約。 2024年7月,中國官方數據顯示GDP成長落後於政府約5%的目標。政府終於讓中國人民離開了家園,但它無法命令經濟恢復到以前的實力。
Zongyuan Zoe Liu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中國真正的經濟危機>( China’s Real Economic Crisis)解釋了為什麼北京不會放棄失敗的模式(Why Beijing Won’t Give Up on a Failing Model) Zongyuan Zoe Liu是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 (CFR)莫里斯‧格林伯格 (Maurice R. Greenberg) 中國研究資深研究員。她的工作重點是國際政治經濟、全球金融市場、主權財富基金、關鍵礦產供應鏈、發展金融、新興市場、能源和氣候變遷政策以及東亞與中東關係。劉博士的區域專長是東亞,特別是中國和日本,以及中東,特別是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
巨大的結構性產能過剩
為了解釋這種慘淡的景象,西方觀察家提出了多種解釋。其中包括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人口快速老化,以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經濟的加緊控制和對疫情的極端反應。但目前的停滯狀態還有一個更持久的驅動因素,它比習近平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或房地產市場崩潰的影響更為深遠:幾十年前的經濟戰略,將工業生產置於其他一切之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了巨大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多年來,北京的產業政策導致從原材料到電池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等領域的生產設施過度投資,往往讓中國城市和企業在過程中背負巨額債務負擔。
簡而言之,在許多關鍵經濟領域,中國的產出遠遠超過自身或外國市場可持續吸收的能力。結果,中國經濟面臨陷入價格下跌、破產、工廠倒閉以及最終失業的惡性循環的風險。利潤縮水迫使生產商進一步增加產量並加大產品折扣,以賺取現金來償還債務。此外,隨著工廠被迫關閉和行業整合,留下來的企業不一定是最有效率或最有利可圖的。相反,倖存者往往是那些最有機會獲得政府補貼和廉價融資的人。
中國生產過剩正在造成「不可持續」的貿易失衡
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這個問題也已成為國際貿易的不穩定因素。透過在全球市場上造成許多商品的供應過剩,中國企業正在將價格壓低到其他國家生產商的收支平衡點以下。 2023年12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警告稱,中國生產過剩正在造成「不可持續」的貿易失衡,並指責北京以極低的價格將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銷往歐洲市場,從而實施不公平貿易行為。今年四月,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警告稱,中國對鋼鐵、電動車和許多其他商品的過度投資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混亂」。耶倫表示:“中國現在太大了,世界其他國家無法吸收如此巨大的產能。”
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的經濟願景
儘管北京極力否認,但幾十年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導致了產能過剩的反覆循環。在國內,政府指定的優先經濟部門的工廠通常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以滿足地方和國家的政治目標。北京定期提高許多商品的生產目標,即使目前的水準已經超過需求。這在某種程度上源自於經濟計畫的長期傳統,而這種傳統非常重視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發展,但實際上忽略了家庭消費。這種疏忽並非源自於無知或誤判;而是源自於無知或誤判。相反,它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的經濟願景。
在共產黨看來,消費是一種個人主義的干擾,有可能將資源從中國的核心經濟實力:工業基礎轉移出去。根據黨的正統觀念,中國的經濟優勢源自於其低消費和高儲蓄率,這產生了國家控制的銀行體係可以注入工業企業的資本。該制度還透過將政黨等級制度嵌入每個經濟部門來加強政治穩定性。由於中國臃腫的工業基礎依賴廉價融資來生存——中國領導層可以隨時限制融資——商界精英與黨的利益緊密相連,甚至屈從於黨的利益。在西方,金錢影響政治,但在中國卻恰恰相反:政治影響金錢。中國經濟顯然需要在投資和消費之間實現新的平衡,但北京不太可能做出這種轉變,因為這取決於生產密集型經濟政策所獲得的政治控制。
習近平越來越強調讓中國經濟自給自足
對西方來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是一個長期挑戰,不能簡單地透過設置新的貿易壁壘來解決。一方面,即使美國和歐洲能夠大幅限制中國商品進入西方市場的數量,也無法解決中國數十年來特權工業投資和生產目標所累積的結構性低效率問題。任何方向的修正都可能需要中國多年的持續政策才能成功。另一方面,習近平越來越強調讓中國經濟自給自足——這一戰略本身就是對西方在經濟上孤立中國的努力的回應——增加而不是減少了導致生產過剩的壓力。此外,華盛頓阻止北京在關鍵領域向美國大量供應廉價商品的努力,只會在美國經濟內部造成新的低效率,即使它們將中國的生產過剩問題轉移到其他國際市場。
西方不應尋求進一步孤立中國
為了制定更好的方法,西方領導人和政策制定者最好了解導致中國產能過剩的更深層次的力量,並確保他們自己的政策不會讓情況變得更糟。西方不應尋求進一步孤立中國,而應採取措施將北京牢固地留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利用全球市場的激勵措施引導中國實現更平衡的成長和減少嚴厲的產業政策。如果沒有這樣的策略,西方可能會面對一個越來越不受國際經濟聯繫約束、準備加倍實施國家主導的生產戰略的中國,甚至不惜冒著損害全球經濟和阻礙其自身繁榮的風險。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工業基礎的重視
中國經濟停滯背後的結構性問題並不是近期政策選擇的結果。它們直接源自於四十年前中國改革初期所形成的不平衡的產業戰略。中國的第六個五年計畫(1981-85)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開放中國經濟後所製定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儘管這份文件有100多頁,但幾乎全部都是關於發展中國工業部門、擴大國際貿易和進步技術;只有一頁的內容涉及增加收入和消費的主題。儘管發生了巨大的技術變化和幾乎面目全非的全球市場,但今天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工業基礎的重視仍然非常相似。第十四個五年計畫(2021-25)提供了經濟成長、研發投資、專利成就以及糧食和能源生產的詳細目標,但除了其他一些稀疏的參考資料外,家庭消費被降級為一個段落。
中國的過剩產能最終超過了德國、日本、美國鋼鐵產量的總和
在優先考慮工業產出時,中國的經濟規劃者認為,中國生產商始終能夠擺脫全球市場上的過剩供應,並從國外銷售中獲取現金。然而,實際上,它們在國內市場已經飽和且外國政府對中國供應鏈主導地位持謹慎態度的各個行業造成了巨大的生產過度投資。 21世紀初期,是中國鋼鐵,中國的過剩產能最終超過了德國、日本、美國鋼鐵產量的總和。最近,中國在煤炭、鋁、玻璃、水泥、機器人設備、電動車電池和其他材料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過剩情況。中國工廠現在每年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數量是全球可用數量的兩倍。
中國汽車製造商中有27%達到 32%虧損
對全球經濟來說,中國長期的產能過剩影響深遠。例如,在電動車方面,歐洲汽車製造商已經面臨來自廉價中國進口產品的激烈競爭。西方這一領域和其他新興技術領域的工廠可能會關閉,或者更糟的是永遠不會建成。此外,高價值製造業的經濟影響遠遠超出其本身的活動;它們創造了服務部門的就業機會,對於維持刺激創新和技術突破所需的當地人才庫至關重要。在中國國內市場,產能過剩問題在一些行業引發了殘酷的價格戰,損害了利潤併吞噬了資本。根據政府統計,5月中國汽車製造商中有27%虧損;去年這數字一度達到 32%。整個經濟體的生產過剩也普遍壓低了價格,導致通膨徘徊在接近零的水平,私人非金融部門的償債比率(債務支付總額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攀升至歷史新高。這些趨勢削弱了消費者信心,導致國內消費進一步下降,增加了中國陷入通貨緊縮陷阱的風險。
消費者選擇的錯覺掩蓋了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
當北京的經濟規劃者確實談論消費時,他們往往會談論工業目標。在對該主題的簡要討論中,目前的五年計畫指出,消費應專門針對符合北京工業重點的商品:汽車、電子產品、數位產品和智慧家電。類似地,儘管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可能意味著消費者有過多的選擇,但實際上,阿里巴巴、拼多多和Shein等主要平台在銷售相同的商品化產品方面競爭激烈。換句話說,消費者選擇的錯覺掩蓋了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該市場主要是由國家的工業優先事項而不是個人偏好決定的。
這也反映在旨在促進消費者支出的政策措施中。考慮一下政府最近促進商品替代的努力。根據2024年3月的行動計劃,商務部會同其他中國政府機構向以舊汽車、家電和固定裝置換新車型的消費者提供補貼。從表面上看,該計劃與華盛頓在 2008 年經濟衰退期間為幫助美國汽車業推出的「舊車換現金」計劃大致相似。但該計劃缺乏具體細節,且依賴地方當局執行,導致其效果不佳;它顯然未能提高耐用品的價格。儘管政府可以影響中國消費市場的供需動態,但如果人們不這樣做,它就不能強迫人們消費或懲罰他們。當收入成長放緩時,人們自然會緊縮錢包,推遲大額採購,並試圖用舊設備延長時間。矛盾的是,產能過剩對整體經濟造成的拖累意味著政府引導消費的努力卻讓人們更不願意消費。
北京透過「共同富裕」等社會運動煽風點火
北京產能過剩問題的核心是地方當局發展中國工業基礎的負擔。自上而下的產業計畫旨在透過激勵地方官員將資本和補貼分配給優先部門來獎勵能夠實現最大 GDP 成長的城市和地區。正如學者瑪麗·加拉格爾(Mary Gallagher)所觀察到的,北京透過「共同富裕」等社會運動煽風點火,以刺激當地工業發展。 ,習近平在2021 年的黨的會議上再次重申了這個概念。這些規劃指令和活動給地方黨委書記帶來了巨大壓力,要求他們迅速取得成果,他們可能認為這對在黨內晉升至關重要。因此,這些官員有強烈的動機在優先產業進行高槓桿投資,無論這些措施是否可能有利可圖。
地方政府持有的表外債務總額在7兆至11兆美元
這種現象加劇了中國地方政府的高風險融資行為。為了鼓勵地方主動性,北京通常不提供融資:相反,它賦予地方官員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可以在地區銀行的幫助下安排表外投資工具,為優先行業的項目提供資金,而中央政府則限制自己明確禁止哪些類型的地方融資選擇。中國約30%的基礎建設支出來自這些投資工具;沒有他們,地方官員根本無法進行那些能讓他們在黨內贏得讚譽的計畫。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不僅導致了龐大的工業產能過剩,也導致了巨額的地方政府債務。根據《華爾街日報》 7月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各地地方政府持有的表外債務總額在7兆至11兆美元之間,其中高達8,000億美元有違約風險。
允許地方政府保留其徵收的部分稅收
儘管現在債務規模可能更糟,但這個問題並不是新問題。中國1994年的財政改革允許地方政府保留其徵收的部分稅收,但減少了從北京獲得的財政轉移支付,自此以來,地方政府一直面臨長期的財政壓力。他們一直在努力履行促進當地 GDP 成長和以有限資源提供公共服務的雙重使命。北京的政策將財政權力集中在國家層面,並將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支出轉移給地區和直轄市,導致地方政府負債累累。更重要的是,透過強調快速成長的表現,北京已促使地方官員支持在國家優先發展的產業中快速執行資本項目。作為進一步的激勵措施,北京有時會為優先產業的項目提供有限的財政支持,並幫助地方政府獲得融資的批准。最終,財政風險由地方政府承擔,專案的成敗則落在當地黨委書記的肩上,這導致了結果的扭曲。
中國依賴地方政府實施產業政策的一個更大問題是,它導致全國各城市和地區在同一領域競爭,而不是優勢互補或發揮各自優勢。因此,二十多年來,中國各省份——從西部的新疆到東部的上海,從北部的黑龍江到南部的海南——在幾乎沒有協調的情況下,在同一個政府指定的地區設立工廠。省級和地方官員努力超越同行的努力推動了優先發展的產業。這種國內競爭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產能過剩和高債務水平,即使在中國已經獲得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的行業中也是如此。
中國工廠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數量是全球可用量的兩倍
以太陽能電池板為例。 2010年,中國國務院宣布,到2020年,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全國GDP的比重要達到15%。 ,佔全國一半以上。幾乎立刻,中國的光伏產量就超過了國內需求,過剩的供應被出口到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這些地區的政府對太陽能電池板的所有權進行補貼。 2013年,美國和歐盟對中國光電製造商徵收反傾銷關稅。到2022年,隨著中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其太陽能光電發電裝置容量將超過其他國家。但中國的電網無法支援額外的太陽能發電容量。隨著國內市場完全飽和,太陽能製造商已恢復將盡可能多的產品轉移到國外市場。 2023年8月,美國商務部發現中國光電生產商將產品運往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進行小型加工,以避免支付美國反傾銷關稅。中國的光電產能已經是全球需求的兩倍,預計到2025 年將再成長50%。工廠繼續經營,因為他們需要籌集現金來償還債務並支付固定成本。
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買家
另一個例子是工業機器人,北京從 2015 年開始將其列為「中國製造 2025」策略的一部分。當時,建立更強大的國內機器人產業有一個明確的理由: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買家,約佔全球銷售額的20%。此外,該計劃似乎取得了驚人的成果。截至2017年,中國至少有20個省份營運超過800家機器人公司和40個機器人產業園區。然而,儘管中國創造了巨大的工業基礎,但這種全力以赴的努力對推進中國機器人技術成效甚微。為了實現北京雄心勃勃的生產目標,地方官員傾向於投資可快速擴大規模的成熟技術。目前,中國在低端機器人領域產能嚴重過剩,但在需要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自主機器人領域仍缺乏足夠的產能。
中國目前在人工智慧投資方面僅次於美國
低端生產產能過剩也困擾著中國其他科技業。最近的例子是人工智慧,北京在過去兩個五年計畫中將其列為優先產業。 2019 年 8 月,政府呼籲創建約 20 個人工智慧「試驗區」——有權使用地方政府資料進行市場測試的研究園區。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在該領域的兩大優勢:快速建立實體基礎設施的能力,從而支持人工智慧公司和人才的集聚,以及政府收集和共享個人資料的方式不受限制。儘管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和政府大規模封鎖的干擾,兩年內,中國有 17 個城市創建了此類試驗區。這些城市也採取了行動計劃來吸引進一步的投資和數據共享。
從紙面上看,該計劃似乎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目前在人工智慧投資方面僅次於美國。但實際人工智慧研究的質量,特別是在產生人工智慧領域,一直受到政府審查和缺乏本土智慧財產權的阻礙。事實上,許多利用政府大力支持的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仍然基本上依賴西方開發的模型和硬體。與其他新興產業的舉措類似,北京方面也面臨著將大量資本浪費在強調規模經濟而非根深蒂固創新的重複投資上的風險。
陷入更深的債務,增加了成為「殭屍公司」的可能性
矛盾的是,儘管北京的產業政策目標發生了變化,但導致產能過剩的許多特徵仍然存在。每當中國政府優先考慮一個新產業時,地方政府的重複投資就不可避免地加劇激烈的國內競爭。企業和工廠競相生產相同的產品,卻幾乎沒有利潤-這種現像在中國被稱為「內卷」。企業不會試圖使自己的產品與眾不同,而是會試圖透過盡可能快速地擴大生產和進行激烈的價格戰來超越競爭對手;缺乏動力透過改善企業管理或投資研發來獲得競爭優勢。出口目的地經濟衰退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阻礙出口成長並加劇國內產能過剩。
這些動態都導致了惡性循環:由銀行貸款和地方政府支持的企業必須不間斷地生產以維持現金流。停產意味著沒有現金流,促使債權人要求收回資金。但隨著企業產量增加,過剩庫存增加,消費者物價進一步下降,導致企業損失更多資金,需要地方政府和銀行提供更多財政支持。隨著公司陷入更深的債務,他們償還債務變得更加困難,從而增加了他們成為「殭屍公司」的可能性,這些公司基本上資不抵債,但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來履行其信貸義務。隨著中國經濟陷入停滯,政府降低了對企業徵收的稅費,以刺激經濟成長,但卻減少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儘管社會服務支出和債務支付增加了。換句話說,地方政府與其支持的企業之間密切的財務關係,引發了一波債務驅動的地方GDP成長浪潮,並使經濟陷入難以扭轉的產能過剩陷阱。
共同啟動了 690 億美元的再融資基金
然而即使是現在,中國也沒有顯示出減少對債務依賴的跡象。在與美國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中,習近平加倍努力推動中國實現技術自給自足。北京認為,只有增加對戰略領域的投資,才能保護自己免受西方的孤立或潛在的經濟制裁。因此,政府正集中精力為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技術提供資金,並阻止其認為分散注意力的投資,例如房地產行業。為了推廣更多本土高端技術,中國政策制定者近年來動員了整個銀行體系,並設立了專門的貸款計劃來支持優先領域的研究和創新。其結果是導致投資和生產過剩的結構性問題趨於加深而不是得到糾正。
例如,2021年國家開發銀行設立科技創新與基礎研究專款貸款計畫。截至 2024 年 5 月,該銀行已發放價值超過 380 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半導體、清潔能源技術、生物技術和製藥等關鍵前沿產業。今年 4 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啟動了 690 億美元的再融資基金,以推動中國各銀行為科技創新項目提供新一輪大規模貸款。該計畫啟動後不到兩個月,全國約 421 個工業設施被指定為「智慧製造」示範工廠——這是一個給計畫將人工智慧融入製造流程的工廠的模糊標籤。該計畫也宣布投資1萬多個省級數位化工廠和4500多家人工智慧企業。
然而,除了達到頂線投資數字之外,該活動幾乎沒有衡量實際成功的標準。諷刺的是,這項新計畫所宣稱的為致力於創新的中小企業填補融資缺口的目標卻暴露了北京經濟管理的一個更大缺陷。多年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傾向將資源集中到已成熟的企業;相較之下,政府大力開發人工智慧和其他先進技術,並投入了與美國創投方式相符的財政資源。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經濟規劃者也未能體認到創新的真正驅動力是顛覆。為了真正培養這種創造力,企業家需要不受限制地進入國內資本市場和私人資本,這種情況將削弱北京對中國商業菁英的控制。如果不存在擾亂市場的可能性,這些巨額投資只會加劇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資金被集中到那些能夠迅速擴大規模的產品上,迫使製造商過度生產,然後靠著向國際市場傾銷而獲得的微薄利潤生存。
中國企業「以成本或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的政策
在一個又一個產業中,中國長期的產能過剩正在對美國和西方造成複雜的困境。近幾個月來,西方官員加強了對北京經濟政策的批評。拜登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萊爾·布雷納德 (Lael Brainard) 在 5 月的演講中警告說,中國「政策驅動的工業產能過剩」(反市場行為的委婉說法)正在損害全球經濟。她表示,透過執行「不公平地壓低資本、勞動力和能源成本」並允許中國企業「以成本或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的政策,中國現在在電動車、電池、半導體和電動車等領域佔據了全球產能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北京正在阻礙全球市場的創新和競爭,威脅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就業機會,並限制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建立供應鏈彈性的能力。
4 月在義大利卡布里島舉行的會議上,七國集團成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警告稱,「中國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導致了「有害的產能過剩」。廉價中國製造產品的大量流入已經加劇了貿易緊張局勢。自2023年以來,包括越南、巴西在內的多國政府對中國發起反傾銷或反補貼調查,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美國、歐盟等對來自中國的各類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包括但不限於電動汽車。
北京的產業政策導致中國各地的城市和地區陷入債務困境。
面對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習近平、主要黨刊和中國官方媒體一直否認中國有產能過剩問題。他們認為,這些批評是美國毫無根據的「焦慮」所造成的,中國的成本優勢不是補貼的產物,而是「充分市場競爭形成的企業努力」的產物。事實上,中國外交官一直堅稱,在許多新興科技產業,全球經濟面臨的是嚴重的產能短缺,而不是供應過剩。今年5月,黨報《人民日報》指責美國以誇大產能過剩為藉口,引入有害的貿易壁壘,旨在遏止中國、壓制中國戰略產業的發展。
儘管如此,中國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分析師早已承認這個問題。早在2005年12月,時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就警告稱,鋼鐵、汽車等七大工業部門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他將問題歸咎於「盲目投資、低水準擴張」。此後的近二十年裡,北京發布了十多項行政指導方針來解決各領域的問題,但成效有限。 2024年3月,北京大學陸峰的分析指出,新能源車、電動車電池和傳統微晶片有產能過剩問題。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光是 2023 年中國的電池產量就相當於全球總需求量。隨著西方產能的增加以及中國電池製造商持續擴大投資和生產,未來幾年全球供應過剩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盧警告說,中國對這些行業的過度發展將迫使中國企業向國際市場傾銷產品,並加劇中國與西方本已緊張的貿易關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提出了中國政府已經嘗試過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刺激國內支出(投資和家庭消費),以及許多經濟學家長期以來一直主張但北京尚未採取的措施,包括政府分立企業和改革再分配機制以惠及家庭。然而,這些提出的解決方案未能解決困擾中國經濟的根本協調問題:地方政府對國家指定的優先產業的重複投資。
降低圍欄,拉緊皮帶
迄今為止,美國已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如太陽能板、電動車和電池)徵收高關稅,以應對中國的產能過剩挑戰。同時,透過《2022 年通膨削減法案》,拜登政府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許多相同產業的美國國內產能建設。但美國應該警惕試圖僅僅透過建立貿易壁壘和加強自身工業基礎來孤立中國。
透過向投資美國關鍵產業的企業提供大量激勵措施,華盛頓可能會重複一些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對債務驅動的投資、非生產性資源配置以及潛在的投機泡沫。破壞市場穩定。如果目標是超越北京,華盛頓應該專注於美國體系已經更擅長的領域:創新、市場顛覆和私人資本的密集利用,投資者選擇最有前途的領域來支持並承擔風險。透過專注於限制中國經濟優勢的戰略,美國可能會忽視自己的優勢。
美國政策制定者還需要認識到,北京追求自給自足加劇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近年來,這項努力得到了高度重視,反映出習近平的不安全感以及他在與美國和西方經濟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減少中國戰略脆弱性的願望。事實上,習近平動員本國人民和資源在中國周圍建立科技和金融牆的嘗試本身就產生了重大後果。與西方市場日益隔絕的中國在與西方的潛在對抗中損失會更少,因此緩和緊張局勢的動力也會更小。只要中國透過不易取代的高價值商品貿易與美國和歐洲緊密結合,西方就能更有效地阻止中國採取破壞穩定的行動。中美是戰略競爭對手,而不是敵人;儘管如此,在中美貿易關係方面,「親近朋友,親近敵人」這句老話還是有智慧的。
一個好的起點是制定更多政策,不僅僅是徵收關稅
美國政府應該阻止北京建造一堵能夠阻止中國經濟受到制裁的隔離牆。為此,下一屆政府應該培育聯盟,恢復受損的多邊機構,並建立新的相互依存結構,使孤立和自給自足不僅對中國沒有吸引力,而且是無法實現的。一個好的起點是在談判桌上制定更多政策,而不僅僅是徵收關稅。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發動貿易戰將加劇中國經濟信心赤字,導致人民幣貶值,這將部分抵消關稅的影響。
中國的貿易政策也可能比看起來更有彈性。自中美貿易戰升級以來,2018年中國學者和官員探索了多種政策選擇,包括實施自願出口限制、人民幣升值、促進國內消費、擴大外國直接投資以及投資研發。年代日本與美國的貿易關係,指出貿易緊張局勢如何迫使汽車製造業等成熟的日本產業升級並提高與西方競爭對手的競爭力,這種做法可以為中國的電動汽車提供借鑒。
除了自願出口限制外,北京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嘗試了其中幾種選擇。如果政府也實施自願出口管制,可能一箭多雕:此舉將減少貿易,甚至可能減少與美國的政治緊張局勢;它將迫使成熟的行業進行整合並變得更加永續;它將有助於將製造能力轉移到海外,直接服務目標市場。
習近平正試圖在中國周圍建立一面科技和金融牆。
到目前為止,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了分門別類的做法,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將談判集中在單一主題上。相較之下,中國政府更傾向於採取不同的做法,即不討論任何問題,即使這些問題無關,也可以用在一個領域的讓步來換取另一個領域的利益。因此,儘管北京在孤立的談判中可能顯得不情願,但它可能會接受一項更全面的協議,同時解決美中關係的多個方面。華盛頓應該對這種大交易的可能性保持開放態度,並認識到,如果激勵措施發生變化,中國領導層可能會突然改變策略,就像突然結束零新冠政策時那樣。
華盛頓也應考慮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構來促進與北京的談判。例如,中國可能同意在世貿組織中自願放棄發展中國家地位,從而在某些貿易爭端中給予指定國家優惠待遇。它也可能被說服支持修訂後的世貿組織框架,以逐個行業而不是整個行業來確定一個國家的非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和歐盟使用這一指定對中國徵收更高的反傾銷關稅)。這些措施將承認中國的經濟成功,儘管它要求中國達到先進工業化國家更高的貿易標準。
習近平將自己視為一位變革型領導人
習近平將自己視為一位變革型領導人,有人將他與毛主席進行比較。 2023 年7 月,即基辛格去世前四個月,他正式接待了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少數幾位廣受尊敬的美國人物之一— —這一點就顯而易見。習近平認為,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不應受到談判或外部壓力的限制,但他可能願意在貿易問題上進行自願調整,作為更廣泛協議的一部分。中國的許多專業人士和商界精英對與美國的關係狀況感到絕望。他們知道,中國融入西方主導的全球體係比被排除在外更能獲益。但如果華盛頓堅持目前的道路並繼續走向貿易戰,可能會無意中導致北京加倍實施導致產能過剩的產業政策。從長遠來看,這對西方和對中國一樣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