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量表放寬引激辯!監委王幼玲批只會讓問題更嚴重 張景森認了:我不一定都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提出廢除巴氏量表,監委王幼玲認為,這是抓錯藥方,但政務委員張景森卻指出,國家還在用巴氏量表限制民眾雇用外勞,這讓人很難接受。王幼玲今(9/4)再於臉書回應,強調用便宜人力來做照顧密度極高的工作,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吸引張景森留言:「我的意見也不一定都對!」

王幼玲、張景森家中都有身障者,兩人對於巴氏量表是否放寬,近日展開「辯論」。王幼玲率先表示,「爭相廢除巴氏量表,根本是抓錯藥方子」,她認為,移工應是補充國家長照供應不足,但家庭一旦請了移工後,就不能申請國家補助,形同免除國家責任。

張景森倒是認為,透過國家巨額補貼,來協助家庭照顧老人,無法解決所有需求,所以才會使用巴氏量表分配移工,放寬不會跟現有的長照制度衝突,兩者是多元互補,所以民眾自立救濟雇用移工,還被巴氏量表等限制,「就是這一點讓人民很難接受!」

至於國家補助是否排除雇用移工的家庭?張景森認為,當然不應排斥,這樣的措施令人費解,但也顯示長照的財政資源有限。

對於張的說法,王幼玲今在臉書表示,「跟張政委很熟,才可以這樣辯論。」她說,如果老人家過不了巴氏量表 ,他需要移工的目的,應該是安全照護及日常生活協助,早在10幾年前就主張要發展不必24小時入住式的照顧模式,如彭婉如基金會後來發展的相關服務。

王幼玲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目前的移工引進模式,對使用者及移工都沒有「試用期」,所以移工不適應要走,雇主支付了引進經費及時間,特別是照顧密度高的被照顧者,被要求要轉換雇主,雇主不肯放人,但是也換不來移工照顧意願,大家都痛苦。

王幼玲並說,開放巴氏量表就是「給你移工,讓家庭自行解決長照問題」。而一對一照顧是最貴的照顧人力 ,卻期待用不到基本工資、沒有固定休假的勞動條件來䀻用。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張景森留言回覆:「我們真的是好朋友才會這樣坦誠交換意見。我的意見也不一定都對!」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