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諾獎得主尤努斯將社會事業理念帶入奧運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翻攝自維基百科)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孟加拉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翻攝自維基百科)


從巴黎申辦2024年奧運的初期,當局就一直在聽取一位聲望卓著的顧問的建議,這個人就是社會事業專家,以創辦窮人銀行協助貧民經濟翻身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Muhammad Yunus)。

鼓勵社會責任企業 

尤努斯從1970年代開始,在他的家鄉孟加拉開創小額信貸,透過提供小額貸款幫助貧民創業,幫助數百萬人擺脫貧困。

在巴黎奧運擔任社會責任企業諮詢和大使的角色,與他平常的工作不同;而且鑑於奧運擁護大型項目和企業贊助商,這就更令人驚訝了。

84歲的尤努斯承認自己甚至不是一名運動迷,但當2016年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在爭取主辦奧運時邀請他提供建議,他立即就答應加入。

尤努斯說,「我對他們說,在你們作出任何資金分配決定之前,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問『這項支出是否具有任何社會目的?』…如果沒有,就不應分配任一分錢」。

尤努斯表示,他很快就看到了一個機會,利用奧運的影響力,傳播他有關做生意新方式的理念,也就是重視解決人類問題而不是賺錢。

他說,「一旦巴黎做了某件事,就會變得全球都有興趣…人們對巴黎有公眾認知,他們尊重巴黎;巴黎有歷史,也以創意聞名」。

不一樣的選手村

尤努斯表示,他的想法在巴黎市政府和巴黎奧運籌委會都受到了良好回應,而巴黎為第33屆夏季奧運設定的願景,則是一個與之前相比,預算和環境影響較低的體育盛會。

除了選手村之外,只新建了兩個新運動場館。

尤努斯曾參觀2016年里約奧運的選手村,知道其中的缺點。這是一個位於城市外圍、交通不便的高樓建築綜合體。他說,「我看到一棟又一棟高樓大廈,我就想,『這不是正確的做法』。」

相較之下,2024巴黎奧運選手村是大約40座低層建築單位,位於巴黎最貧困地區之一。新的地鐵線路、學校和公園都是整治規劃的一部分。

大約2,800套公寓中有三分之一將在2024年9月奧運和帕奧結束後,轉變為社會住宅。

尤努斯也敦促巴黎奧運籌委會在公開招標時,添加「社會企業將被優先考慮」的條款,例如餐飲服務。

他說,所有常常贏得招標的大公司,都會看到這個條款,然後互相詢問,「什麼是社會企業?我們算嗎?我們會被優先考慮嗎?」,「一個精明的執行長(CEO)會說,『好吧,既然我們不是社會企業,那我們為什麼不與一家社會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所以,至少你把他們納入進來了」。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變革正在發生 

每天提供4萬份餐食的合同,最終是由法國上市跨國公司索迪斯(Sodexo)獲得。這家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20億歐元(130億美元)。

在其他方面,包括日本豐田汽車(Toyota)、跨國鋼鐵龍頭阿塞洛米塔爾集團(ArcelorMittal),以及法國奢侈品集團路威威登(LVMH)等全球知名企業,都將是奧運廣告贊助商。

巴黎奧運的大部分建築工程,是由法國最大建築公司布依格建築(Bouygues Construction)、埃法日(Eiffage)以及萬喜(Vinci)負責。

在外緣部份,人們可以瞥見利用奧運來培育具有社會意識小型公司的願景,即使他們只從近90億歐元的預算中獲得小小的利益。

總部位於巴黎、一家名為「Le Pave」的塑膠回收企業贏得一份合約,為巴黎奧運新場館提供1萬1,000個座位,這是大約500家得標的「社會企業」之一。

其他還包括將建築垃圾轉化為表土的企業,用於選手村。選手村的洗衣服務,將由9個當地小企業組成的集團負責。

在奧運建築工地上,承包商還被要求使用至少10%的長期失業人員。

尤努斯這些舉動並非尋求自已的榮譽,但他相信,透過將自己的想法和聲譽用於奧運服務,正在幫助推動變革。

尤努斯已開始為2026年冬季奧運的東道主義大利米蘭-柯蒂納戴比索(Milan-Cortina d'Ampezzo)提供建議。他說,「他們已偷偷告訴我,『我們想比巴黎奧運做得更好』」。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法網最後一舞?納達爾首輪出局 恐缺席溫網專注巴黎奧運
第5度取得轉播權 中華電信將以獨家新科技轉播巴黎奧運
紐時專訪 謝淑薇渴望為台灣拿下奧運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