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都怕的女人 伊莉莎白王太后

▲英國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以其鋼鐵意志和堅毅性格,協助丈夫、女兒及英國,度過二戰期間及戰後風雨飄搖的日子。繪於1947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英國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以其鋼鐵意志和堅毅性格,協助丈夫、女兒及英國,度過二戰期間及戰後風雨飄搖的日子。繪於1947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英國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逝去,為其70年的漫長統治畫下句點,享耆壽96歲,而她的母親也是位非常長壽的傳奇女性,對輔佐英國2代君主、帶領國家度過二戰及戰後艱苦歲月,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她就是曾被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評為「全歐洲最危險女人」的伊莉莎白王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

1900年8月4日,伊莉莎白‧安吉拉‧瑪格麗特‧鮑斯-萊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出生在蘇格蘭一個貴族家庭,是第14代斯特拉斯莫爾伯爵兼第1代金霍恩伯爵(14th and 1st Earl of Strathmore and Kinghorne),克勞德‧喬治‧鮑斯-里昂(Claude George Bowes-Lyon)的女兒。伊莉莎白在家族擁有的聖保羅瓦爾登湖(St Paul's Walden)和格拉米斯城堡(Glamis Castle)度過大部分的童年時光,自幼就接受良好教育,學習成績優異,喜歡運動、小馬和小狗,是個可愛活潑又聰穎的小女孩。

▲伊莉莎白9歲時於蘇格蘭格拉米斯堡。攝於1909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伊莉莎白9歲時於蘇格蘭格拉米斯堡。攝於1909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4歲那年,伊莉莎白的人生迎來第1個轉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她的4個兄弟都加入軍隊服役,但1個在1915年的戰役陣亡,另1個在1917年的1次軍事行動中失蹤;伊莉莎白成長的格拉米斯堡則成了軍事醫院,當時還是少女的她,也在院內幫忙照顧傷兵及管理院務,年紀輕輕就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使伊莉莎白打從心底痛恨戰爭。

戰爭結束後,她在一次偶然機會下,認識當時英國國王喬治五世(George V )的次子,約克公爵阿爾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 Duke of York,後來的喬治六世),約克公爵對她一見鍾情,從1921年起便多次向她求婚,但都遭到伊莉莎白拒絕,因為熱愛自由的她,深怕一旦嫁入王室,就再也無法自由的思考、說話和行動。不過,深陷愛河的約克公爵並沒有因此就放棄,他不屈不撓的追求直到1923年初有了收穫,伊莉莎白終於點頭答應他的求婚,2人在1923年4月26日於西敏寺大教堂舉行婚禮,伊莉莎白也成了約克公爵夫人。

▲年輕時的伊莉莎白,出落的清雅脫俗,令約克公爵一見難忘,盼與佳人廝守一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年輕時的伊莉莎白,出落的清雅脫俗,令約克公爵一見難忘,盼與佳人廝守一生。(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除了被約克公爵的深情打動,也有說法指出,伊莉莎白之所以會同意這樁婚事,還有個原因是認為約克公爵繼承王位的可能不大,畢竟當時的王儲是喬治五世及瑪麗王后的長子,約克公爵的兄長-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後者也確實在1936年繼位成為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命中註定該來的還是會來,無論是挑戰、尊榮或是其他。

1936年底,統治英國還不到1年的愛德華八世,因為無法割捨與曾2度離婚的美國女子辛普森(Wallis Simpson)之間的愛情,險些引發國內政治危機,最後選擇主動退位,成為溫莎公爵,由於他沒有子女,因此就由弟弟約克公爵繼位,成為新任英王喬治六世。

早在愛德華八世還在王位與辛普森之間掙扎時,喬治六世就曾勸說哥哥另覓配偶,因為他對王位沒有野心,也不樂見哥哥真的退位,結果愛德華八世還是選擇要美人不要江山,原本樂當閒散宗室的約克公爵夫婦只能接替上位,人生從此有了重大轉變。

▲深知喬治六世生性內向,又有口吃、缺乏自信,伊莉莎白一直陪在丈夫身邊,度過統治期間的大小難關。圖為1946年6月9日,喬治六世夫婦在倫敦慶祝二戰結束的閱兵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深知喬治六世生性內向,又有口吃、缺乏自信,伊莉莎白一直陪在丈夫身邊,度過統治期間的大小難關。圖為1946年6月9日,喬治六世夫婦在倫敦慶祝二戰結束的閱兵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逍遙自在的做了10幾年的公爵夫人,突然成為王后之尊,伊莉莎白知道,自己再不習慣也得習慣,何況生性內向、不喜人前、又有口吃的老公也需要她協助,為了建立丈夫的自信,讓他可以樹立起國王的威儀,伊莉莎白直接參與了喬治六世的語言治療,她的鼓勵和支持,無疑給了喬治六世巨大的動力和勇氣,口吃問題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這段經歷後來還改編成知名電影《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於2011年初上映,在英國乃至全球都創下票房佳績。

1939年,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喬治六世夫婦成了堅定的反法西斯者,即使在德軍對倫敦進行轟炸時,國王夫婦面對著可能被炸死的危險,也堅持不離開倫敦,伊莉莎白王后幾乎每天都親自去到被炸成廢墟的街道,慰問傷者、鼓舞士氣,此時的她,不僅身負保衛國家的重任,還得幫丈夫處理大大小小的內政外交問題,並協助英國在混亂動盪的國際環境下得以存活,也因為她的堅定,受到英國人民的普遍愛戴,據說當時還被希特勒稱為「歐洲最危險的女人」。

▲二戰期間,喬治六世和妻子不願為了自身安全離開英國,而是選擇與人民一起堅守家園。圖為國王夫婦巡查遭炸彈轟的滿目瘡痍的倫敦街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二戰期間,喬治六世和妻子不願為了自身安全離開英國,而是選擇與人民一起堅守家園。圖為國王夫婦巡查遭炸彈轟的滿目瘡痍的倫敦街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可惜的是,雖然喬治六世成功熬到二戰結束,但戰後重建的巨大壓力,加上原本身體健康就欠佳,喬治六世於1952年死於肺癌,享年56歲。丈夫的死讓她悲痛欲絕,一度起了退隱的念頭,但在當時的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極力勸說下,她仍繼續代表王室履行職務,輔佐長女伊莉莎白二世治國,並被尊為王太后。

相較於喬治六世,伊莉莎白王太后相當長壽,她最後的公開活動是2002年2月15日,出席次女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 婚後成為史諾登伯爵夫人Countess of Snowdon)的葬禮,1個多月後(3月30日)王太后薨逝於溫莎城堡狩獵行宮,享嵩壽101歲,為當時王室最長壽成員,死後與丈夫、小女兒一同長眠在於溫莎城堡聖喬治教堂中的國王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長女伊莉莎白二世也於2022年9月20日入葬同處)。

雖然伊莉莎白王太后一生,並非完全沒有過任何爭議,但分析普遍認為,她是位精明幹練、意志堅強的女性,即使登上后位一事始料未及,但她既能相夫教子、又能於龐大的壓力下料理國政,在丈夫、女兒居於國君寶座時,都從背後給予強大穩定的支持,無疑為英國王室近百年的發展,提供穩定的精神力量,實屬功不可沒。

▲伊莉莎白王太后(中)與長女伊莉莎白二世(右)、么女瑪格麗特(左)合影。攝於1993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伊莉莎白王太后(中)與長女伊莉莎白二世(右)、么女瑪格麗特(左)合影。攝於1993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新時代開啟!英王查爾斯三世 專屬皇家標誌亮相
履行君主職務!查爾斯三世 首度與「神秘紅箱」合影曝
《羅馬假期》原型?已故女王親妹 最美公主一生愛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