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斯大林條約:普京的歷史解讀與篡改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一篇長文中,俄羅斯總統普京表述了他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史。"戰爭不僅是由希特勒激發的,也是由西方列強的綏靖政策激發的,由包圍蘇聯和背叛捷克斯洛伐克激發的","波蘭-俄羅斯對話與理解國家中心"(CPRDiP)資深的負責人、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德普斯基(Sławomir Dębski)這樣概括總結了普京的版本。

德普斯基注意到,普京對"希特勒-斯大林條約"(也稱《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進行了輕描淡寫處理。普遍來說可以確定的是,由德蘇外長裡賓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莫洛托夫(Wjatscheslaw Molotow)1939年8月24日在莫斯科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為希特勒突襲波蘭、二戰爆發鋪平了道路。而按照普京的解讀方式,該條約與其他類似的條約--例如1934年波蘭與德國簽署的那些條約--相比,並沒有什麼更特別的意義。

然而,蘇聯方面以及如今俄羅斯方面喜歡閉口不談的則是:"希特勒-斯大林條約"包含了一個秘密協議,其中確定了德蘇之間的新邊界以及對波蘭和東歐的瓜分。

對於德普斯基而言,普京文章中沒有包含任何"我們從前蘇聯上世紀40年代的政治宣傳中沒聽過的東西"。他表示,文章旨在證明蘇聯當然是奉行了和平政策,沒有襲擊和侵佔任何國家。

"自願的"波羅的海國家

1997年起,拉茲維諾維茲(Wacław Radziwinowicz) 一直擔任波蘭日報《選舉報》(Gazeta Wyborcza)的駐俄羅斯通訊員,直到他2015年被莫斯科驅逐出境。與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德普斯基不同,拉茲維諾維茲從普京的文章中讀出了新意。他表示,按照文章說法,"人們不應指責莫斯科通過《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吞並了波羅的海國家,是這些國家依據其'民選政府'的決定,'自願'加入了蘇聯",這位波蘭記者、俄羅斯問題專家說,"普京之前還沒有散布過這個謊言,這可能是他這次文章中唯一的新鮮內容"。

"一個來自立陶宛和俄羅斯的歷史學家委員會在2000年代初期發布過有關(蘇聯)准備和吞並波羅的海國家的檔案文件",波恩大學歷史學家瑪克霍緹娜(Ekaterina Makhotkina)對德國之聲說。"這些學者清楚揭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議是違法國際法的。在決定小國命運時,蘇聯和德國都打出武力牌,瓜分了外國領土。斯大林當時認為,可以借此讓蘇聯更安全,雖然可以解釋蘇聯當時為何對波蘭做出此舉,但絕對無法證明其是正當的。"

"這與現實有關"

5月9日是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普京的文章也是值此契機,而因為新冠疫情,相關慶祝活動被推遲到了6月24日。

然而普京為什麼要撰寫這篇文章呢?德國歷史學家、《蘇聯世紀》(Das sowjetische Jahrhundert)一書的作者施勒格爾(Karl Schlögel)相信,這與歷史無關,"這與現實有關。他(普京)將解讀歷史作為其當下的政治工具,是在試圖將波蘭、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描述為反動的、民族主義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猶主義的國家。這是在試圖孤立這些國家",施勒格爾對德國之聲說。

在波蘭,人們推測,這可能與波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美軍駐扎在維斯瓦河畔有關。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6月24日訪美,在華盛頓與特朗普見面。在會面中,特朗普表示,從德國撤走的近萬名美軍中,會調往其他地點,而波蘭就在考量中。

在資深記者拉茲維諾維茲看來,普京的文章則更像是針對歐洲議會2019年9月有關二戰成因決議的一個回應。當時歐洲議會稱,希特勒-斯大林條約是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讓拉茲維諾維茲不安的則是普京文中關於核國家合作新形勢的提議。"普京從歷史中得出結論,現在應該是新的雅爾塔時代了,一個應該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大國聯盟。"

作者: Aureliusz Marek Pedziw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