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學生去芬蘭上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3件事:比起處處競爭,台灣孩子更需要「自我肯定」
編按:曾寫下〈成為台大人那一年:我很徬徨,不知人生下一步該怎麼走?〉一文的林竹芸,8月底剛完成她策劃的「芬蘭暑期學校」,帶著第一批跟她去芬蘭的台灣學生回來。學生在3週內每天都進到芬蘭老師的課堂,上自然生態學和家庭經濟學,林竹芸還另外搭配21世紀人才課程、專案實作,讓學生順利銜接芬蘭的主題式學習。這批學生在台北市教育局的鼓勵下,現在正陸續完成在師大附中、松山高中、內湖高中等校的分享,以下是林竹芸自己整體的心得感想。
終於從芬蘭回來了,大家都在問・你・到・底・看・到・了・什・麼?
先講「我作為課程設計者」,我被芬蘭老師震撼到的地方:
跨出你的舒適圈,延展你的能力範圍
對於你不懂的知識,你敢打電話問不認識的教授嗎? 芬蘭會。
在一次研究中,有學生想研究「進入黑洞,會發生什麼事」,我原以為芬蘭的老師Olli打算硬著頭皮自己教,但卻不然,Olli教學生可以上網找研究黑洞的教授,打電話去問他。跟你我想的一樣,學生當然覺得「怎麼會有人理你」,所以Olli就上網找了幾個電話,自己打過去,這個素未蒙面的教授,就跟學生聊了整整30分鐘,從宇宙的形成,到黑洞的理論,知無不言。讓我來解讀學生腦中學到什麼的話,我會說:他學到「只要你敢跨出那一步,你能做到的,遠比你想得還多」。
怎麼敢說學生學到了?因為學生回台後,想把自己所學分享給更多同學,為了邀請更多學生來聽講,他們自己鼓足了勇氣,寫信邀約葉丙成教授做開頭的演講,葉丙成教授還真的答應了!一路在旁邊,給學生打氣加油的我,還記得學生初次形成邀約教授的想法時,忐忑不安的問我:『我們想約他,但有點怕寄了email被拒絕』。我說:『試試沒什麼「真正」的損失吧。要帶你們來芬蘭,我已經被無數個芬蘭校長拒絕過了,但我們還是來啦』 是這樣的,沒錯吧,我們都有好多無形的「害怕」圍著我們,讓我們只敢在「不害怕」的圈子裡行動,但其實只要不傷天害理,不違法,踏出那些「害怕」,我們的世界好大。
芬蘭老師總問:這要用在生活中的哪裡?哪裡會用到這個知識?
在來以前,我已經盡可能的把在MIT、哈佛看到的各種Project-Based-Learning的教法,融入課程設計了。其中「連鎖反應」(想知道什麼是連鎖反應的,可以看這個youtube: https://goo.gl/JgfC6P),是模擬MIT Scratch創辦人Resnick教授的教學模式設計的,學生在做連鎖反應的體驗效果也相當好,不只是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大幅提升,也開始進入全面的創造力釋放,大夥很興奮地決定,隔天要把這個連鎖反應的裝置,拿給芬蘭老師Suvi看看,Suvi看到裝置的操作也很驚奇,但是Suvi的一句話,像一支箭一樣的戳進我的心臟——「這個裝置能怎麼用在真實生活裡?」
「啊,對啊⋯⋯」我啞口無言了,在設計中除了趣味性、創造力釋放,我忘了「與生活的連結性」,所有學習的「學以致用」是芬蘭教學的精髓,我怎麼給忘了!不能實用的東西,不就讓前面積累的創意,失去釋放能量的窗口了嗎?讓它能實用,這研究才有延續性,才有創造知識的價值啊!
另一次,被「與生活的連結性」震撼到,是在家庭經濟學的烹飪課。隨團的教育局校長向芬蘭老師問到,學生分組烹飪後,會有「美食家品嚐競賽」嗎?芬蘭老師Sophia,看起來有些困惑,顯然這件事情很少在芬蘭發生,Sophia說:「通常沒有。我想在真實生活裡,應該不太會有人把家裡煮的食物,端出來跟隔壁鄰居比賽吧(笑)。」「雖然學生也會有比較心態,但通常是吃完別人的以後說『還是我們自己的最好』,他們總是最愛自己的成品。」「學生也會在別人把食物煮焦、沒得吃的時候,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其他人,在真實生活中,需要互相幫助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而且我們也希望學生看到別人失敗的時候,是去幫助他,而不是在別人都相當清楚自己犯錯了,還再次指出別人的錯誤,沒人會希望一直被別人指出錯誤的,尤其是他都已經知道自己犯錯的情況,讓學生自己默默地反思、修正就好了。」
又一震撼,我在想「是不是每個課程活動設計後,我都要問一下自己,這個設計是某種真實生活的模擬嗎?這種經驗學習,會用在哪些情境上嗎?」。在真實生活裡,我們有多常去競爭?真的處處都要競爭嗎?或許,我們要的是更多的「自我肯定」。
芬蘭老師又問:「今天有學到新東西嗎?」
今天有學到新東西嗎?
不論是什麼課,老師都很常問「今天有學到新東西嗎?」
歸本就源,「學習」就是為了學新知識、新想法、新的價值觀。所有課程設計,回歸本質,最後都問一下,這裡面的層層設計,能讓學生「真的」學到新東西嗎?似乎,我就能對自己課程設計的評估,再清晰了一點。
在整趟課程設計裡面,除了芬蘭課程主要是芬蘭老師規劃,其他專案實做與夜間活動都是我跟我的團隊成員一起設計的。我時常在想,這樣的設計,學生會「有感」嗎?直到聽到芬蘭老師問的這句話,我才明白,最終只要我把自己當成學生,換位思考,問自己「你今天有學到新東西嗎?」,那就懂了。
*本文經授權同意轉載,原文出自雙橡情報站|Twin Oaks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