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選民大量流向柯文哲」 游盈隆:歸因於賴清德個人風格就犯了謬誤

3名總統候選人當中,柯文哲的近期民調屢顯示受到年輕族群歡迎,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天(6/28)以「年輕選民不是今天才疏離民進黨」為題在臉書發文分析,柯文哲為何在社會新鮮人中掀起海嘯式支持浪潮,年輕選民又為何自2020年8月底至今就和民進黨漸行漸遠,以及他所認為賴清德該怎麼辦才能贏回年輕選民的心。

游盈隆指出,柯文哲席捲年輕選民支持,賴侯二人瞠乎其後,是眼前不爭的事實。2023年6月,柯在20-24歲選民中,以六成七遙遙領先賴的8.8%,侯的7.4%,在社會新鮮人中掀起海嘯式支持浪潮。「這種情形可以一直維持到選舉最後一天嗎?我覺得不一定,還須看賴侯兩人後續表現。」

游盈隆舉例,2022年12月,侯友宜就曾在20-24歲選民中,以三成四遙遙領先柯的二成二,賴的一成四。2023年3月,賴清德也曾在20-24歲選民中,以三成三遙遙領先柯的二成四,侯的一成六。過去這7個月,50歲以下總統選民的支持傾向飄忽不定,3到6月意外與突發事件頻傳固然是重要因素,但3個候選人的表現才是關鍵之所在。

「上述3組數字顯示,過去7個月,侯、賴、柯都曾在20-24歲選民中拔頭籌,顯示這個族群的偏好(Preferences)尚不穩定,易受外在環境因素左右。相對之下,25-34歲選民的偏好就穩定多了。」游盈隆以3例為證:2023年6月,柯在25-34歲選民中,以四成領先賴的二成八,侯的一成三;2023年5月,柯以三成六領先賴的二成九,侯的二成一;2023年3月,柯以三成一領先賴的三成,侯的一成九。由此可見,25-34歲選民的支持傾向的確相對穩定許多。而35歲以上選民政治態度更接近定型,支持對象一旦決定就不太會改變。近期侯友宜35歲以上支持者大量出走是少見的例外。

至於賴清德或賴陣營該不該憂慮年輕選民大量流向柯文哲的現象?游盈隆表示,答案是:當然應該憂慮。但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贏得年輕選民的青睞?這就需要好好檢討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為何年輕選民自2020年8月底以後就和民進黨漸行漸遠,直到現在。

游盈隆強調,把年輕選民逐漸疏離民進黨的現象,歸因於賴清德個人風格,甚至穿著,基本上是犯了嚴重「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因為當賴清德35歲以下選民支持度不理想的同時,蔡英文總統年輕人支持度也一樣很低迷。試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剛出爐的台灣民意基金會六月民調就顯示,關於蔡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20-24歲,三成九贊同,五成七不贊同;25-34歲,四成三贊同,四成六不贊同。

游盈隆分析,柯文哲此刻享有年輕人高支持度,其來有自;除了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兩大黨反感外,他講話比較大膽、有趣、不受拘束,也是重要原因。但賴清德不必學他,事實上也學不來。

游盈隆認為,賴清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近30年專業政治工作者的磨練,讓他有別於其他兩位候選人;只要言行像個執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有節奏地提出各項國家未來大政方針,不斷推出吸引人的議題,不斷端出看得見的牛肉,像補助私立大學生學雜費等,自然可以和在野黨總統候選人有效區隔,「年輕選民遲早會發現誰才是2024最值得支持的對象」。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