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被排擠、取綽號,如何判斷是「打鬧」還是「霸凌」?

芊芊今年念小班,個性內向安靜。某次媽媽到學校接芊芊,看到女兒想要玩溜滑梯,卻被一位同學擋在樓梯前不讓她上去,還叫芊芊走開。事後媽媽詢問女兒,才知道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但芊芊也不敢反抗這位同學。

以上情況,芊芊很有可能被霸凌了。

父母別輕忽!幼兒之間也有霸凌問題

美國暢銷書《被霸凌了:關於終結恐懼輪迴,每個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要知道的事》(Bullied: What Every Parent, Teacher, and Kid Needs to Know About Ending the Cycle of Fear)作家凱莉‧古德曼(Carrie Goldman)曾在某次專訪中表示,學齡前孩子也有霸凌問題,她談到,隨著孩子愈來愈早接觸3C,行為想法超齡,「霸凌和被霸凌者的年齡已逐漸下降」。

很多大人也許很疑惑,「這個年紀的孩子,真的會霸凌別人嗎?」事實上,許多國內外研究都指出,2歲的孩子已經會和他人互動;3到4歲時便開始對團體生活感興趣,希望有同伴,也期待得到同儕的認同和支持。若是長期受到同儕的排擠、肢體傷害等不當行為,可能使孩子心理健康受傷,等同「被霸凌」。

然而,幼兒之間的打鬧吵架,常被大人視為「正常」,有時父母也可能因孩子表達能力有限,輕忽事情嚴重性,錯過處理問題或關心孩子感受的時機。尤其,目前探討校園霸凌問題仍然以「學齡孩子」和「青少年」為主要對象,幼兒霸凌問題更容易被忽視。

我的孩子被霸凌了嗎?留意幼兒霸凌3要素

孩子若是被霸凌,其實有跡可循,家長多加留意,就能適時幫助孩子。首先要判斷孩子是在「打鬧」還是被「霸凌」,根據國際《教育心理評論》(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期刊一篇研究統整構成幼兒霸凌的三要素如下:

  1. 出於故意造成對方傷害的目的,做出挑釁或攻擊性的行為。

  2. 長期且重複發生類似行為。

  3. 行為進行的當下,在兩者之間屬強欺弱或權利上不對等的情境下發生。

古德曼建議父母,若孩子有被霸凌的疑慮,應先觀察、了解細節,再涉入處理。例如,孩子與同儕只是嬉鬧拌嘴,還是被惡意中傷?只是單純耍脾氣吵架,還是存在強欺弱的關係?吵架之後,孩子是否能很快和對方和好,一起開心玩耍,還是出現異於平常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例如情緒低落、感到孤獨、害怕或憂傷?這些都是父母可以判斷孩子是否被霸凌的徵兆。

語言和關係霸凌 對幼兒傷害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幼兒霸凌不一定只是打、抓、咬人、搶玩具、破壞等攻擊性行為,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一篇研究指出,隨著孩子年紀增長,情緒、社交和表達能力變好,幼兒霸凌也會從肢體攻擊轉型為語言和關係霸凌。

根據加拿大霸凌防制網絡(PREVNet)的研究報告,語言霸凌包括取綽號、試圖造成他人心理傷害的嘲笑、污辱或威脅;關係霸凌則是在團體中排擠同儕(你不可以跟我們玩)、故意讓某人沒有朋友(我要叫他不要跟你玩或是討厭你)以及抽離朋友關係(我不要跟你當朋友了)。

這些「無形」的霸凌行為,難以被量化為「是否被霸凌」的具體證據,卻會在幼兒心中留下陰影。「孩子愈小遭受霸凌,心理傷害愈難以抹滅,」古德曼在專訪中強調。

另外,許多研究也顯示,幼兒長期被霸凌,可能影響學習,甚至造成孩子心理發展和社會行為的短期或長期傷害(例如憂鬱、挫折、恐懼、變得孤僻)。即使已經不再被霸凌,仍有可能影響孩子的生活和身心狀態(例如家庭或人際關係),嚴重可能影響孩子一直到長大成人。

如何堅定對抗霸凌?教孩子這3重點

雖然透過心理諮商和家長的支持,也許能幫助撫平被霸凌孩子的傷口,但更好的方法是,教孩子遇到霸凌時,以堅定自信的態度面對霸凌者,相較於還手打回去,或是逃避退卻,會是更好的方法。

美國兒童心理醫師艾蜜莉.愛德倫(Emily Edlynn)在親職網站 Parents 一篇文章中解釋,面對霸凌,如果只是長期逃避、不抵抗,會逐漸消耗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教孩子還手打回去,則有可能讓他習慣以暴制暴,霸凌他人,影響人際關係。因此,以堅定的態度面對霸凌,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進而內化為未來的正向社交能力。

愛德倫建議家長,教孩子面對霸凌時有三個重點:

  1. 停止動作:先深呼吸,平復情緒,再說話。

  2. 思考:採取任何回應前,先數到5。想一想,現在自己是什麼感受?要跟對方說什麼?

  3. 回應:平靜但明確、嚴肅地告訴對方:「剛剛那樣(你的行為)讓我很痛(或不舒服),如果你再打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她強調,即使孩子年紀小,尚未發展足夠的自律能力,或天生氣質內向害羞,仍可透過練習,做到上述社交技巧。例如,在家中玩角色扮演,演練面對霸凌者的應對進退,孩子在過程中就能慢慢學習以堅定的態度,面對霸凌的恐懼,保護自己。

霸凌無法預防,但家長角色至關重要。如果孩子不幸被霸凌,家長要以孩子的感受為第一優先,盡可能不要加入自己的情緒,或亂貼標籤。建議家長,多和學校老師溝通,一起合作,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面對挑戰的過程中,也讓孩子學習面對恐懼,解決問題。

消息來源:Parents 雜誌NBC news美國幼兒教育協會聯合國新聞The Hechinger Report澳洲 raisingchildren.netParents 雜誌

(責任編輯:劉茵琪)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小孩可以泡溫泉 嗎?醫師提醒 幼兒泡湯10個注意事項
幼教調降師生比難題:學費、師資、教育不公平如何解?https://bit.ly/3t3OdG6
口罩下的發展危機:為幼兒擋住疫情,也擋住了這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