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園餵藥爭議引發關注!全教總:不要因為個案把老師當賊看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接受Yahoo TV 《風向台灣》訪問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接受Yahoo TV 《風向台灣》訪問

幼兒園的疑似餵藥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家長人心惶惶,更出現一股檢討幼教老師的聲浪,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接受Yahoo TV 《風向台灣》訪問指出,不要因為單一的個案就把老師當賊看,整個社會應該給幼教老師更多的打氣與支援!新北市政府應該要有更積極的行政作為,縣市政府除了比行政效率清查,對於第一線老師要不要餵藥,是否能有更明確的指引,此外,幼教的結構性問題更該關注。

這次的事件,家長人心惶惶,整個社會對幼教老師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社會上有一股聲浪在檢討幼教老師,羅德水認為,事情的真相尚未釐清,不確定是否是個別園所的特定個案,但不應該因為這個案子把幼教老師當賊看,幼教老師的工作很辛苦,照顧孩子是很神聖的工作,整個社會應該給幼教老師更多的打氣跟支援。尤其在私立幼兒園體系,待遇不高,又衍生這些困擾跟爭議,難道要讓幼教老師僅憑愛心就投入工作嗎?

羅德水認為,新北市政府認為檢調已經啟動,所以配合檢調偵辦,然而從5/15到今天一個月,新北市政府依然可以有積極的行政作為,或許在其他縣市可能一個月就有初步的行政調查報告,讓大家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及釐清哪些環節出錯,羅德水呼籲市政府應有積極作為,不管是對家長的輔導,或園所的轉介,新北市政府應該更積極的作為來符合社會期待。

有些縣市政府超前部署,開始做幼兒園所的清查,羅德水認為,餵藥事件後,因為不確定的個案,導致整個從業人員被污名化,縣市政府除了因為社會關注,比行政效率超前部署清查,為了安定家長的心情有行政作為予以肯定,但幼教從業人員的心情、士氣跟尊嚴沒有受到同等重視,例如,有些家長拜託教育現場的老師或教保員幫孩子餵藥,第一線的老師還要不要餵藥,地方政府是否能有明確的指示。

羅德水說明,目前小學以前的孩子,都待在幼兒園,幼兒園的幼教工作者包含拿教師證的幼教老師跟教保員,幼教老師的權利、義務、待遇、體恤跟高中、國中、國小老師一模一樣,受教師法規範,但教保員不適用教師法,適用的是勞基法,待遇、權利、義務,連放假跟幼教師也不太一樣。政府幼托整合沒有把配套措施做好,上路超過十年,問題仍然存在,全教總一直呼籲改善幼教工作者的勞動條件。像這一次發生在私幼,私幼幼教工作者勞動條件,薪資待遇、差勤、休假,都比不上公幼,甚至滿多低薪的狀況。

羅德水指出,過去這幾年政府希望讓幼教體系公共化的比例更高,提供比較優質的這種教育環境讓家長選擇,但幼教工作者的勞動條件高強度、高壓力又低薪,留不住人才,是政府比較沒看到的,全教總一直倡議要降低低師生比,目前依照幼照法的師生比,幼幼班是1比8,大班、中班、小班都是1比15,一個老師或是一個教保員,配15個幼童,這個規定從民國70年開始,師生比超過40年都沒降,直到112年8月1號,幼教師生比從1比15降到1比12,積極的行政作為就可以改善勞動條件,讓幼教師工作壓力減輕,孩子得到的照顧品質一定會比較好。如果這個疑似餵藥的事件,讓大家這麼恐慌,這麼在意,更應該拉回來看整個幼教的結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