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貧苦粗工謀生 清水7旬婦歡喜付出當志工

年輕的時候,她跟著丈夫一起當泥水工,為了家計,一包50公斤重的水泥,也要用力扛起來。如今,她肩上的責任也不輕,要跟著全球慈濟人一樣,分擔扛起如來家業。她,是台中清水區的慈濟志工紀碧雲,從小吃苦當作吃補,學歷只有小學畢業,但她學會珍惜和時時感恩。

一早騎車到環保站,75歲志工紀碧雲,個頭嬌小,做起事來,力氣卻很大。

慈濟志工 紀碧雲:「這很簡單,不會累,我們就是做粗工的人,我覺得做這些很簡單。」

年輕時,她跟著丈夫做了30多年泥水工。

慈濟志工 紀碧雲:「做小工,搬磚塊、挖土,蓋房子的工作都會做,水泥(一包)50公斤,也有辦法抱起來。」

小時候家貧,養成紀碧雲吃苦當吃補的精神。

慈濟志工 紀碧雲:「國小畢業就都去做(農事),砍甘蔗也做 (田裡)搓草,稻子割一割都是人家載走,(煮飯)都要加很多番薯,過年(團圓飯)我媽說,今晚不用加番薯,哇!好高興。」

紀碧雲與丈夫周敏卿,都是慈濟人,知足感恩,是她重要的信念。

慈濟志工 紀碧雲:「我就有得吃、有得穿,就已經很好了,趕快做我們有能力做的事。」

慈濟志工 劉陳寶猜:「不只是做總務的工作,她也做福田,又做環保,她都默默地做。」

慈濟志工 紀碧雲:「收整齊、收乾淨,不可以這裡一個、那裡一個,歡喜心,有機會可以做。」

經歷過辛苦,才知道有餘力付出,是多幸福,紀碧雲日日歡喜,時時感恩。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日日踩針車獻巧藝 腳傷復健踏實人生
「瘋狂科學家–趣味科學特展」台南安平聯絡處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