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深處嫋村煙/張麗紅

張麗紅

沐浴六月的晨輝,今天我跟隨白城市作家協會、洮南市作家協會,迎著一路濃綠走近洮南市呼和車力蒙古族鄉,去領略新時代蒙古族新農村的新風貌。

作為土生土長的古城人,我第一次走進呼和車力蒙古族鄉的土地。一路上透過疾馳的車窗,充盈眼簾的是滿眼綠色,那遮天蔽日的樹木,虯枝纏繞,任意生長。儼然一列列威武的將士,手挽手肩並肩,形成一道道鋼鐵城牆守衛家鄉。我驚歎這片土地綠色植被面積之大,我們的眼眸已沉醉在葳蕤的綠色裏。此刻我的內心油然而生的是對這片土地的敬意,對這一片片茂密樹林的讚美,是它們抵禦了風沙,防止了土壤沙化。“一簾柳翠繞庭揚,半畝牡丹秀蒙鄉”。在這沃野田莊中我們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在煙火人間裏看到了濃郁的生態綠色,讓緊繃、躁動、焦浮的情緒得到緩解,與我而言好久未曾有過的寧靜,未曾有過的淡然,未曾有過的返璞歸真!

車子在村村通的油板路上繼續行駛著,穿過一座座規劃整齊的小村莊,拐了幾處彎道,車速漸漸慢了,駛進呼和車力蒙古族鄉政府。我們下了車,這是一排有十幾間的磚瓦房,是呼和車力蒙古族鄉政府辦公處。庭院四周是幾處宣傳牌,銜接環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幾個大紅字,赫然於上面,讓我們感受到車力蒙古族鄉政府嚴肅、認真地工作氛圍。

“新時代山鄉巨變”走進“呼和車力蒙古族鄉”采風活動第一項是召開“新時代山鄉巨變座談會”,會議上白城市作家協會杜波主席傳達了中、省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畫精神,對本次采風活動主題進行深入剖析,號召各位作家執筆新時代,把呼和車力蒙古族鄉的發展成果展示出來。

呼和車力蒙古族鄉黨委書記白英林對古城蒙古族鄉在實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以來這些年發展變化,向白城作協、洮南作協的領導、作家們進行了詳細地介紹。讓我們瞭解到呼和車力蒙古族鄉位於三北防護林沿線,最近幾年人民的生活日新月異,在田壟縱橫間實現了村村通,俗話說:“要想福,先修路”村村通方便了村民出行,家庭小轎車達到了三分之二。現在人們出行主要是做客運公司的大面包車,既經濟又方便,已經堪比城市裏的公交汽車了。然而在二十多年前車力蒙古族鄉是一個各個村路坑坑窪窪,每逢下雨更是泥濘不堪。6個村的村民想要去洮南都得去鄉里等大客車,非常不方便。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人們靠天吃飯,那些年連年乾旱,由於當地土層薄保不住水分,莊稼長勢不好,又常遇冰雹、蝗蟲等自然災害,農民的收成很不好,以至於部分青壯年農民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村子裏剩下老弱病殘的村民,部分孩子自然成了留守兒童。

近年來,洮南市呼和車力蒙古族鄉已經褪去舊貌,成為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把發展玉米制種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手段,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按照“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玉米制種產業的訂單模式,大力發展玉米制種作物,使其成為助農增收的“金色產業”。

在呼和車力蒙古族鄉開展脫貧攻堅戰役期間,玉米制種產業首先成了車力蒙古族鄉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打產業之一。全鄉共有7個自然村,其中立業村黨支部書記路志江是發展經濟的強手,早在2009年由立業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車力蒙古族鄉玉米制種專業合作社,他們將部分勞動能力差和外出打工農戶手中的土地以每公頃地高於市場價1000元的標準承包過來,進行集中連片經營。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合作社已經成為吉林省唯一國家級玉米制種大縣的核心區域。鄉政府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在全鄉7個村落實玉米制種面積2140公頃,帶動了貧困戶249戶,每公頃可增收5000至10000元,年底保證了174戶、342人脫貧。曾經外出打工的村民聽說玉米制種能夠增加收入,也紛紛回到家鄉參與玉米制種種植。合作社在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給予優惠,農戶可以通過入股分紅、效益分成、基地務工等形式增加農民收入。合作社現在擁有100多名成員,玉米制種產業成為全鄉經營規模最大、農戶參與最多、產值效益最好的優勢主導產業,實現了制種業發展的首次跨越。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在制種產業鏈中,研發處在產業的核心地位。在合作社的基礎上,2014年成立康莊大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此走上企業化運營之路。公司已經和一些企業、科研機構聯合研發和培育自己的種子和品牌,實現了從單一的玉米制種向“科研育,產加銷”一體化方向發展,制種業發展實現了第二次跨越。

國家同時加大了對制種企業的支持力度。在洮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爭取下,國家投入資金用於玉米制種基地建設。2022年,國家又投入資金建設玉米制種烘乾線專案,每年9月末至11月中旬制種基地可完成3000公頃玉米制種烘乾任務。如今,“黨支部+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制種生產管理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在穩定原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發揮全鄉7個村黨支部領辦的玉米制種合作社分社引領作用,積極引導全鄉種植戶參與種植,持續擴大玉米制種面積。今年,該鄉玉米制種面積將達到7.5萬畝,種植產值將突破1.75億元。合作社在去年技術創新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繼續推廣“小壟雙行、膜下滴灌”種植技術,今年,將有3萬畝玉米制種田採用這項新技術。此項技術將當地歷來採用60釐米至65釐米的寬壟種植改為50釐米窄壟種植,並輔以膜下滴灌技術,此項技術具有提高積溫、控制雜草、保墒、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促進早熟、增產等特點,每公頃可增產1000公斤左右,扣除成本後,每公頃可增收4000元。

剛剛,車力蒙古族鄉人民政府與長春財經學院簽約吉鄉農創園專案。雙方將以玉米制種產業為重點,攜手在車力鄉打造“四創平臺”。一是打造科創平臺。在康莊大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綜合樓2800平方米,其中,實驗室面積300平方米,將以玉米制種產業為主體,創建集良種繁育、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研發為主題的科創服務平臺,探索糧食增產路徑,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二是打造農創平臺。購置苗床、恒溫發芽箱等設備,有效對接市場需求,激發科研成果轉化潛力,開發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打造文創平臺。深度挖掘產品內涵,講好玉米制種產業聯農、帶農、興農故事,助力品牌建設。四是打造商創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管道,打造產、供、銷全產業鏈條,形成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品牌,實現高附加值品牌銷售。

白書記對玉米制種的介紹引發在座各位作家熱烈的掌聲,相信在各級黨委的關注下、在立業村黨支部書記路志江的帶動下、在村民的辛勤勞作下,當地玉米制種業一定能夠實現新突破,在制種業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好。我們不禁對這個制種合作社創建者們產生深深地敬意,是他們在十幾年地探索中為家鄉經濟發展再增一抹新色。

泉眼碧波舟棹同,天光瓊影弄潮生。我們在車力蒙古族鄉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了“呼和車力民俗園”。白書記介紹說:“為全面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車力鄉依託當地獨特的自然地理風貌和濃郁的民俗文化資源,投資160萬元,在立業村建設民俗園1處,專案占地1萬平方米,建成民俗特色餐廳、景觀小品、民俗特色體驗設施及園區大門、停車場等相關配套設施。搭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各族人民相融合交流的平臺,促進立業村省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讓村莊更美麗、村民更幸福。”

放眼望去民俗園前面是碧波蕩漾的湖水,當地人稱“泉眼泡”,這個民俗園鄰村面水,地理位置優越,古樸素雅的院落中一排排紫葉桃正努力生長,象徵團結的殷紅色石榴籽緊緊圍抱在一起佇立在廣場上,北側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餐廳,園中鋪著簡約平整的仿石路面……濃郁的民俗文化景觀與雲天映碧水、萋萋芳草地、鳥語伴花香等秀美景色構成一幅清新淡雅的絕美畫卷。此時,湖光瀲灩的湖面上一只小船正輕盈地駛來,素有詩仙之稱的杜主席脫口而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站在堤壩上的洮南文聯張主席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未來把洮南文藝創作基地遷到這裏,並依湖而建一座藝術長廊”。大家對張主席的提議紛紛贊同。眺望遠方,我由衷地讚歎車力蒙古族黨委的遠景規劃,這美麗的度假村,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以餐飲民宿、休閒觀光、文化展示等為亮點,採用商業化運營模式實現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分紅,同時為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管道,必將促進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人們共同富裕。我們期待呼和車力民俗園早日建設完成對外開放,期待這所旅遊度假村以蒙古族民族特色誠待八方來客。

我們駕車來到村東頭,一座高達百米的圓形建築物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這就是呼和車力蒙古族鄉的敖包。敖包是蒙古語,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遊牧交界之所,無山河為標識,則壘石為包。今稱敖包。牧民為了生活和生產的方便,便壘起各種各樣的石堆作為指路、辨別方向和地界的標誌,這就是敖包的最初來歷。現在敖包已逐步演變為神物,成了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載體。我想這裏的呼和車力蒙古族人們一定也把帶動他們致富的“玉米制種業”壘在敖包上了。

亭臺眺望碧瓊空,雲影沉浮鷺鳥鳴。在車力蒙古族鄉境內有一座面積為大約1831平方公里的湖泊,湖面水域3.5萬畝,這裏是洮兒河流經的重要濕地之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吸引著無數遊客,這就是創業水庫。在四周,有原始古樸,針葉林與闊葉林相接,古樹與蒙古黃榆蒼枝遒勁相輝映。岸芷汀蘭,陌野蔥蘢,構成了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湖面上,煙波浩淼,天光雲影,水鳥翔集,漁舟點點。這裏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魚類的故鄉,更是玉米制種業水潤的睡床。

山鄉巨變步征程,一幀新圖詩韻生。佇立堤壩上,回眸車力蒙古族鄉在幽深的密林中,那一顆顆飽滿的種子在朵朵漣漪上閃亮。讓人不禁有了再次踏足這片神奇土地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