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汙泥取其「氫」 日本布局氫能未來

廢水汙泥取其「氫」 日本布局氫能未來

日本打造氫能未來,在九州福岡縣,設立實驗性質的氫能設施,連廢水處理廠,也改造成製造氫氣的場域之一。台灣的氫能參訪團走訪福岡,發現日本不計成本投資,有掌握氫能市場的強烈企圖。台灣如何透過戰略聯盟,成為未來氫能世界的供給角色,事關國家能源政策,更是經濟產業的全面性問題。

今年3月,在高雄舉辦的2016氫能城市論壇,這是總統蔡英文當選後,出席的第一場大型國際論壇,當時蔡英文就強調,為了建立永續的能源系統,以及實踐非核家園的目標,氫能是台灣能源轉型的一個,戰略選項。

接續這場城市論壇的成果,結合台灣產官學界的氫能參訪團,浩浩蕩蕩的來到日本福岡縣取經,拜訪福岡的小川洋知事,要知道日本為什麼能不計成本,投入至少數百億日圓的國家預算,其中位在福岡市的這座廢水處理廠,公部門不惜投入12億日圓,增設從廢水汙泥裡,提煉出氫氣的設備。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他同時把他的產業鏈建立起來,也就是說當這個時機成熟的時候,他一步就要到位,但是這樣的策略,完全要得到充分的預算支持。」

工研院蔡麗端:「我們也希望說藉由這樣的機會,能夠讓台灣的氫能,以及燃料電池,找到一個很好的出口。」

日本對氫能未來的投資,也激勵台灣的廠商,對投資台灣氫能設備的信心。

元寧企業負責人馮天安:「絕對不可能回收,但是你要設想在5年、10年以後,在全世界的市場,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

立委趙天麟:「我們認為氫能,現在已經不只是一個學術名詞,它其實已經是一個,發電的主流項目之一,很值得我們學習。」

從燃料電池、氫能車,到氫氣加氣站的設立,和一系列製造、運輸、儲存、利用的研究,日本對氫能的投入,顯然在替代能源的考量外,增加了提前布局的思考。

台灣在氫能未來的角色扮演上,是輸出端的戰略夥伴,還是被動的輸入角色,不僅攸關能源議題,恐怕也是產業、經濟等,更多複雜問題的重要前提。(民視新聞鄭博暉、陳凱茂日本九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