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北市噪音聲景地圖 趨吉避凶找回健康

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不僅會損害聽力,還有可能會引發憂鬱,甚至造成血壓飆升。

路邊實測,聲量飆破80分貝,場景轉到花博公園。

中研院研究員 詹大千:「我們在花博公園旁邊,飛機其實會從這邊起降 飛過去,我們實際上在這邊測,都可以到大概80幾分貝,瞬時這樣飛過去。」

新光耳鼻喉科醫師 邱昱勳:「如果是戶外的話,噪音大概53分貝以上,就會造成一個有害的噪音了。」

民眾 蔡明秋:「你如果住在那個,現在已經飛上去了,比較沒那麼大聲 你如果要起飛,要下降的時候 更大聲。」

公寓四樓,85歲蔡奶奶,結婚後,就住在松山機場附近,早期非常困擾。

民眾 蔡明秋:「(以前晚上)在睡覺的時候,國外的(班機)有時候晚上才降,來到這邊 (就會)嚇一跳,整個爬起來坐在那邊,想 怎麼會這樣 那時候真的很困擾。」

新光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噪音一高的話,會造成腎上腺素分泌的增加,然後血壓就會增高 血壓增高的話,最常 有心血管問題的就是,腦部 就是中風 或是心臟,可能會有一些心肌梗塞的問題。」

中研院研究員 詹大千:「那SoundBox基本上就是,一個數位錄音 數位錄音的機器,這個裡面基本上 電路板都是,我們陳伶志老師的團隊,他們自己燒的電路板。」

聲音盒子,花了半年到一年,反覆測試校正,研發成功。監測車流噪音,建置3D聲景地圖,24小時即時回饋,顏色轉換,代表不同樓層的噪音變化。

中研院研究員 詹大千:「它可以看到,台北市的每一棟建築物,它的噪音的暴露,那是每小時(更新)的,(隨著)每一層樓的升高,大概會降低0.4個分貝,那如果我們在一般道路旁邊的話,那常常都是60分貝以上 中低樓層,其實10樓以下都還影響滿大,因為10樓的話 也才降4分貝而已。」

新光耳鼻喉科醫師 邱昱勳:「有研究是說,氣密窗大概可以減少20分貝(噪音)。」

氣密隔音門,耳朵感受,還不夠。

數據說話,關起來後,聲量銳減10多分貝。

中研院研究員 詹大千:「你會說(樓層)一直高上去,會不會就沒有聲音了 那也不會,因為它還是會有一些,風切的聲音 環境的聲音,所以不會無限地下降。」

生活噪音,無處不在,除了降噪,更要懂得如何排解各種壓力、平穩心情,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1002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持續穩定好天氣 周三桃園以北轉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