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祿專欄/ 賴政府「雙少數」的內外挑戰

張其祿專欄/ 賴政府「雙少數」的內外挑戰
張其祿專欄/ 賴政府「雙少數」的內外挑戰

張其祿/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立法院榮譽顧問

520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賴政府也將開啟民進黨從2016年執政以來的第三任任期,但是在「雙少數」(少數票總統、國會少數黨)及「獨派原罪」的限制下,此屆政府恐將面臨如驚濤駭浪般的嚴峻內外挑戰,遑論能有新人新政的蜜月期。

雙少數政府的政治僵局

上週在野黨在國會中針對「國會改革五法」的闖關大亂鬥,就是給賴政府的下馬威,而NCC人事提名的審議退回,則更是未來賴政府在相關政策推動和人事任命上所將遭逢的重大困境。此一情況本來就是我國憲政體制上的問題,因為我們既非標準「三權分立」的總統制,也非能具體實踐「責任政治」的內閣制。在現今朝小野大的少數票總統情況下,若執政黨不願意妥協,包括政策及人事,則政治上就將面臨無解的「僵局」(deadlock),雖然我們憲法增修條文(增修第2條)中還是有賦予總統解散國會的機制及可能性,但這終將是一大政治險棋,且無前例。

兩岸關係困頓難解

賴政府的問題還不只來自於內部在野的挑戰,還在於外部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緊張情況的衝擊。賴政府的台獨傾向勢必將使脆弱的兩岸關係更顯危殆;在520前,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的更名爭議,甚至是歐盟外長Josep Borrell不承認台灣國家地位的說法,似乎都揭示了兩岸間未來的艱困道路。而這也是《菱傳媒》本月中民調顯示,在民眾最期待新政府能有效解決的公共政策課題中,「兩岸關係緊張(含兩岸衝突)問題」的解決竟然高居第四名(該調查共有65項政策問題),有41.3%的國人認為新政府必須有所對策。當然,兩岸問題有著台灣前途及發展在「路線」本質性上的困難,賴政府的短期操作大概不外乎是「蔡規賴隨」的維穩做法,這從國安團隊僅是位子上的大風吹便可看出,尤其在美國大選(11月)前,將不可能看到任何突破性的變化。

國計民生問題的解決須大破大立

因此,內政課題應該還是賴政府必須搶分及爭取民心的部分。事實上,這次《菱傳媒》的民調也顯示,詐騙(49.7%[民意重視比例,下同])、低薪、高物價/高通膨問題(48.3%)、校園霸凌(43.8%)、環境破壞(40.3%)、食品安全(39.9%)、勞保破產(39.8%)、交通安全(39.0%)、政府貪瀆(38.5%)、長照問題(38.1%)、教改問題(36.3%)、司法公正問題(36.3%)、居住正義問題(35.5%)、少子女問題(35.2%)等仍是民眾最在意的課題。但可惜的是此等問題已是陳年民怨和積弊,也可說是蔡政府前兩任給賴政府留下來的負債,而民眾的民怨就不知道能否再繼續容忍四年,這應是賴政府不宜再「蔡規賴隨」的部分。蓋若無徹底改革的霹靂手段和作為,賴政府及民進黨的續任連莊恐將有高度疑慮。

人民對朝野各黨仍持檢視及評估的態度

最後的問題則是,國內民主政治的發展。民進黨雖然延續了執政權,但卻面對雙少數政府及兩岸情勢不佳的嚴峻挑戰,而藍白等在野黨縱然取得國會多數,但在政策和論述上若是沒有贏回民心,甚至只是使國家停擺當機,則也不能保證未來就能翻盤變天。此次《菱傳媒》民調也進行了政黨支持度的調查,顯示多數民眾(46.4%)仍是對各黨抱持觀望和審視的態度,而各主要政黨的支持度也僅限縮至其基本鐵盤(民進黨27.5%、國民黨13.4%、民眾黨11.3%)。因此,520後可說是朝野各政黨的新一回合的賽局,也正如賴政府的挑戰一樣,皆將進入人民最終的檢視和課責考驗階段!

菱傳媒原始網址:張其祿專欄/ 賴政府「雙少數」的內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