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徐展首次海外個展《複眼叢林》23日於馬國揭幕

《複眼叢林》將於本週末在馬來西亞伊爾罕美術館登場,張徐展於展場調整作品細節。(文化部提供)
《複眼叢林》將於本週末在馬來西亞伊爾罕美術館登場,張徐展於展場調整作品細節。(文化部提供)
展覽核心作品《熱帶複眼》靈感來自於東南亞民間故事「鼠鹿過河」,並融合紙紮工藝及藝陣概念。.jpg
展覽核心作品《熱帶複眼》靈感來自於東南亞民間故事「鼠鹿過河」,並融合紙紮工藝及藝陣概念。.jpg

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馬國指標藝術機構伊爾罕美術館(Ilham Gallery)合作推出藝術家張徐展個展《複眼叢林》,張徐展的作品近年備受國際影壇、藝壇重視,尚未推出已引起馬國藝術界討論,這是張徐展首宗海外個展,伊爾罕美術館明天(22日)將辦理開幕酒會,23日展覽正式對外開放,展期至10月6日止。

 

《複眼叢林》展覽的核心作品《熱帶複眼》靈感源自於張徐展在印尼駐村時,所接觸到的「鼠鹿過河」傳說。因故事結構與臺灣的「老鼠與水牛」、華人的「兔子與螃蟹」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張徐展便以世界共有的民間故事著手,把當中的通則視為一種引線,並帶著觀眾從蒼蠅的複眼視角觀看故事演進,藉此探索口傳故事在不同區域如何產生在地演變,音樂在流通過程中又如何產生意義上的變化,從中尋找文化流動的通則。

 

出身新莊百年新興糊紙店的張徐展,將傳統紙紮工藝融入實驗動畫、裝置、錄像,探索新視覺經驗的可能。《熱帶複眼》以逐格動畫方式攝製,16分鐘的影片耗時3年才完成,但所創造的視覺效果及文化共鳴卻也絕無僅有。《熱帶複眼》推出至今獲獎紀錄豐碩,藝術家個人則在2021年獲德意志銀行年度藝術家殊榮 ,2023年獲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

 

對於作品能到馬來西亞展出,張徐展形容是「激動人心且深具意義的經驗」,並指出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與象徵,而馬來西亞豐富的動物神話和亞洲及臺灣的民間故事彼此呼應,讓他的創作得以進一步展現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希望作品能讓觀眾感受到臺灣12生肖傳說與「鼠鹿過河」的相互映照,進而對跨疆界的文化流動與身分認同能有更多層次的理解。

 

《複眼叢林》展期長達3個半月,免費開放入場參觀, 6月23日下午3點將舉辦藝術家講座,由馬國策展人、多媒體大學創意多媒體系講師葉紹斌主持,並安排逐格動畫及糊紙藝術工作坊,由張徐展及其工作團隊指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