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 國父紀念館登場

策展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徐明松致詞
策展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徐明松致詞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模型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模型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致詞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致詞
「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出張肇康重要設計作品建築模型
「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展出張肇康重要設計作品建築模型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致詞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致詞
「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開幕典禮大合影
「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開幕典禮大合影

國父紀念館今天(9日)舉辦「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開幕典禮,邀請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以及臺科大建築系主任邵文政等各界來賓齊聚,共同參觀華人近代建築史上最具傳奇性的建築師張肇康先生在不同時期的作品。

 

張肇康與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閎相同,是接受包浩斯教育的第一代華人建築師。1922年出生於廣東中山,1949年進入哈佛建築設計研究院,師從現代建築開創大師葛羅培斯,成為王大閎與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的學弟。1954年與陳其寬建築師受到貝聿銘之邀,一起參與東海大學校園規劃與校舍設計,成為其代表作品之一,在臺灣其他的作品還包括國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臺北嘉新大樓、士林牧愛堂,以及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等,為臺灣現代建築的形成注入了動力。

 

策展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徐明松教授表示,張肇康是臺灣建築現代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父輩從中國移民到臺灣,其生長過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但在求學期間又接受西方現代化的前衛教育,這樣兩種文化的碰撞都表現在建築設計上,在設計上如果能夠透過日常生活結合兩種文化,自然地呈現出既現代又蘊含傳統氛圍的作品,這也是展覽核心「現代之眼」的主題。

 

徐明松教授指出,張肇康在1960年代與臺灣許多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參與了好幾件重要的建築設計工作,希望透過展覽能讓更多民眾看見張肇康對臺灣現代建築的影響,並且發現臺灣豐富、多元、美好的建築樣貌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