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學生健康 教育部致力打造前瞻健康臺灣
為增進學生健康,教育部每年補助縣市政府及各級學校辦理健康促進議題,並透過跨部會合作與結合各界資源及專家學者,共同協助縣市及學校增進學童健康,並藉由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健康與體育領域規劃相關課程,展現健康促進學校推動的成效。二0二0年教育部仍將持續落實學校健康各項措施,從教育根本打造前瞻健康的臺灣。
教育部從二00四年起推行「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將臺灣學校健康教育的理念與推動重點全力與國際接軌,以WHO提出的健康促進學校六大範疇為基礎,包括學校衛生政策、物質環境、社會環境、社區關係、個人健康技能及健康服務。
十二年國教課綱於一0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實施,其中健康與體育領域包括生長、發展、體適能、安全生活、群體健康、個人衛生、食物與健康消費、身心健康與疾病等,均屬健康相關部分。各項課程規劃重視培養學生自動自發、自主學習、擁有終身學習習慣,並能與人互動合作、共好,運用生活技能解決問題。另外,也鼓勵學生發展體育興趣,培養運動文化素養。
教育部表示,每年補助縣市政府與學校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經費約四千萬元,並委託辦理各健康議題輔導計畫,邀請輔導委員協助縣市及學校落實各項健康促進措施。依一0二至一0七學年度統計,國小四年級學生齲齒率由四十四.五五%下降為三十五.七八%,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從四十八.一一%下降為四十四.八0%,國小學生體位過重及肥胖比率從三十.四%下降為二十七.五%,國中學生吸菸率從五.二%下降為二.八%,高中學生吸菸率也從十一.九%下降為八.0%,各項不良健康指標均呈下降趨勢。
然而,國中小學生體位過輕,以及國中體位過重及肥胖比率,卻有微幅攀升現象,對此,教育部將持續強化健康飲食教育,以「八五二一0健康體位教育」,即五大核心能力、學生應每天睡足八小時、天天五蔬果、四電(電視、電腦、電動、手機)每天使用不超過二小時、一天運動三十分鐘、喝足白開水0含糖飲料,希望讓學生從日常生活養成健康好習慣,並強化學校規劃各項素養導向的學習內容,進而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維護兒童與青少年的健康權。
教育部表示,近年學生健康指標雖未大幅度下降,健康促進學校推動也有具體成效,但政府絕不因此滿足,健康促進扎根到幼兒園還不夠,必須更廣泛邀請家長一起引導孩子從生活中落實培養健康素養,並連結新課綱相關課程,才能從根本改變。之後再擴大到社區,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接軌。教育部將與衛生福利部、各縣市政府、專家學者、學校及社區家長持續合作,二0二0年從教育扎根著手,打造一個前瞻健康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