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學(ha̍k)校(hāu) |学(がっ)校(こう) |學(ㄒㄩㄝˊ)校(ㄒㄧㄠˋ) -臺灣教育典藏展」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史博)即日起至9月15日舉行「學(ha̍k)校(hāu) | 学(がっ)校(こう) | 學(ㄒㄩㄝˊ)校(ㄒㄧㄠˋ)-臺灣教育典藏展@高雄」特展。其中高雄市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史博)即日起至9月15日推出「學(ha̍k)校(hāu) | 学(がっ)校(こう) | 學(ㄒㄩㄝˊ)校(ㄒㄧㄠˋ)-臺灣教育典藏展@高雄」特展。其中高雄市最老的兩間百年國小:鳳山國小、旗津國小還借出鎮校之寶、教學老教具等,將刻畫歲月痕跡的青澀時光帶進展場。

尤值一提的1895年隨總督府前來台灣擔任首任學務部長並在1897提出「公學校」構想的伊澤修二等日治時期,為台灣教育揭開新序幕等深具台灣教育典藏的珍貴資料也呈現展出。

高雄百年學校有哪些?迄今建校多少年?這些學校有什麼「鎮校之寶」或光榮時刻呢?鳳山國小李雲漳校長提到,學校透過教育傳授知識及不被磨滅的歷史,成為文化的根。而展覽中提到的農民運動者簡吉就是鳳山國小的校友,因此對於學校和歷史博物館結合與延續樂觀其成。

旗津國小楊勝任校長表示,在時間的脈流上各位先進與教育工作者對於教育傳承付出不遺餘力,百年前與近代學校教育已截然不同,透過展覽回顧更能瞭解臺灣教育史的脈絡。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王御風提到從清代私塾的鳳儀書院、日本時代旗津國小棒球隊,與身為九年國教先驅的高雄市的轉變。本次共襄盛舉的兩間百年國小,鳳山國小提供學校長會議打合書,詳細記錄自日本時代創校沿革,而旗津國小也將展出校史沿革誌,該校史為手寫,從創校初期至戰後民國8、90年代,前半部為日文,二戰後改為中文記載,此兩物件極為難得可見,完整展現學校創建辛苦歷程。

本次特展以教育類典藏品為主軸,自館藏1000餘件典藏教育文物中精選200餘件,透過日本時代及戰後的各式教科書與校園珍貴影像、證書、畢業紀念冊等,窺見教育的點點滴滴,同時品味高雄老校的世紀風華。

「學校」一詞,隨著時代變遷,定義及形式亦有所不同,不變的是「學校」為啟蒙人民的思想所在,並留下許多交織歡笑與淚水的童年回憶,時至今日,高雄許多學校已有超過百年的輝煌校史,本次特展分為「臺灣教育記事」、「再見我的童年」兩大單元,「教育記事」特別規劃以大地圖及年表呈現這段精彩歷史。在學校受教育的經驗是跨越世代的共同記憶,期望喚起公眾對於學校與教育的記憶,增進親職教育的理解與培養,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走入博物館,讓每位民眾都能真正的同在一起。

在屬於非正規教育的博物館場域和正規教育的學校產生連結與對話,進而達到博物館教育的使命,藉由特展勾勒出與現代生活截然不同的求學回憶,讓展覽走入生活。展期自108年4月3日展出至108年9月15日,詳情請見高史博官網(http://khm.org.tw)或臉書搜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