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類首次!陸嫦娥六號完成月背採樣回航 首次在月球動態展示五星旗

記者孫蔣君/綜合報導

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返回任務。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圖/翻攝自微博)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圖/翻攝自微博)

據陸媒《央視新聞》報導,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並以預定形式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封裝存放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在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研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鵲橋二號中繼星傳回的探測器數據,對採樣區的地理模型進行模擬並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重要支援。據大陸航太科工官方微博(@中國航太科工)稱,這是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返回任務。

智慧採樣是嫦娥六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了月背高溫考驗,透過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由全景相機在嫦娥六號表取採樣前,對著陸點北側月面拍攝的彩色影像鑲嵌製作而成。影像上方是著陸點北部查菲環形山,影像的下方是著陸腿和著陸時衝擊擠壓隆起的月壤。(圖/翻攝自微博)
由全景相機在嫦娥六號表取採樣前,對著陸點北側月面拍攝的彩色影像鑲嵌製作而成。影像上方是著陸點北部查菲環形山,影像的下方是著陸腿和著陸時衝擊擠壓隆起的月壤。(圖/翻攝自微博)

嫦娥六號登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器、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正常開機,按計劃開展了科學探測,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偵測器鑽取採樣前,月壤結構偵測儀對採樣區地下月壤結構進行了分析判斷,為採樣提供了資料參考。

嫦娥六號登陸器攜帶的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偵測儀等國際載重工作正常,進行了相應科學探測任務。其中,法國月球氡氣偵測儀在地月轉移、環月階段和月面工作段均進行了開機工作;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於月面工作段進行了開機工作。安裝在登陸器頂部的義大利雷射角反射器成為月球背面可用於距離測量的位置控制點。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圖/翻攝自微博)
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慧快速採樣。(圖/翻攝自微博)

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登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該國旗由新型複合材料和特殊工藝製作。由於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號國旗展示系統在嫦娥五號任務基礎上進行了適應性改進。

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登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圖/翻攝自微博)
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登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圖/翻攝自微博)

與地面起飛相比,嫦娥六號上升器沒有固定的發射塔架系統,而是將登陸器作為「臨時塔架」。與嫦娥五號月面起飛相比,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起飛,無法直接得到地面測控支持,而需要在鵲橋二號中繼星輔助下,借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工程實施難度更高。嫦娥六號上升器點火起飛後,先後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順利進入了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嫦娥六號已順利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圖/翻攝自微博@央視新聞)
嫦娥六號已順利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圖/翻攝自微博@央視新聞)

後續,上升器將與在環月軌道上等待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行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環月飛行,等待適當的返回時機進行月地轉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將攜帶月球樣品再入大氣層,計劃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

延伸閱讀
低軌衛星訊號進入收割期! TASA力拚月底覆蓋全台
影/1箭4星!陸山東近海成功發射「新浪微博號」 當地民眾全程圍觀
NASA發射小型衛星 未來可更準確預測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