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體內活火山-潛伏性肺結核 卡介苗保護力沒你想的長

輔大醫院劉偉倫醫師提醒民眾如果久咳不癒伴隨有痰、下午低燒等症狀應就醫檢查是否感染肺結核。
輔大醫院劉偉倫醫師提醒民眾如果久咳不癒伴隨有痰、下午低燒等症狀應就醫檢查是否感染肺結核。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手臂上都留有兒時注射卡介苗的疤痕,為的就是預防肺結核,但你可能不知道卡介苗的防護效力其實只有10-15年左右,主要防護的是容易產生重症的兒童時期,成年後也不建議追加接種。所以在台灣每年新增結核病案例數還是超過6,500人。輔大醫院胸腔內科劉偉倫醫師表示,肺結核並不難治,只要耐心用藥半年左右都能完治康復。但最容易被忽略的不是新接觸感染源的人,而是曾經感染過卻沒有發作症狀,結核桿菌潛藏體內多年,當患者免疫力低落時又活化發病的「潛伏性結核」。

輔大醫院醫務部長也是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偉倫醫師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結核病通常不會馬上發病至少要隔幾個週,因每個人的體質及當時免疫力的情形,症狀也不一定會很明顯,初期通常並未伴隨咳痰,但隨著病程的發展,逐漸開始有痰,除此之外還會有食慾變差、體重減輕、下午疲憊、發燒、胸悶胸痛等症狀發生。到後期有可能會咳血,不過以咳血為肺結核的初始表現並不常見,反而是肺結核得過以後,因為肺結核所導致殘存的疤痕內滋生細菌或黴菌感染才會導致咳血。目前肺結核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通常服藥兩個星期,傳染力就會大幅下降,經過6個月的持續服藥,就能達到完成治療的效果。

劉醫師表示,結核病跟免疫力很有關,大部分的人在感染結核病後並無明顯症狀,結核桿菌潛藏在體內成為「潛伏結核」,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症狀,雖然身體裡有結核菌,但沒有發病,不具有傳染性,如同肺裡的活火山,很有可能隨時活化。關於肺結核的診斷,最重要的依據是胸腔X光檢查。目前診斷潛伏結核感染有為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以抽血(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的方式檢查。若有疑似病灶,進一步的痰液檢查,包括痰液做抹片檢查和培養可確診肺結核。肺結核的傳染途徑有兩種,分別為「飛沫傳染」與「空氣傳染」。細菌就可能附著在咳嗽、吐痰、講話所產生的飛沫。劉偉倫醫師表示,致病飛沫的飛行距離約2公尺,若不慎吸入帶菌飛沫,就有可能感染。除此之外,結核病在陰暗潮濕處可存活五到六天都有可能,但毋需擔心,結核病不是靠觸摸傳染的,醫師也在節目中介紹一招咳嗽小撇步,能有效幫助清除肺部的痰液,減少腹壓影響:想咳嗽時可以先用手壓著肚子,深呼吸把氣吸飽,再接著咳出肺中分泌物,如此一來就不會讓腹壓增加太多造成不適的情況。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