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當老師:如何幫助台灣教師克服「倦怠」(burnout)?

文:張天泰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在前陣子發布「教師的社會聲望民意調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有78%的民眾認為,只要是有助於學生發展,即便要額外付出,老師也應該去做;而台師大在今(2022)年7月公布相關研究數據,台灣國中教師「後悔」當教師的比例高於日本、美澳等國,絕大多數老師更曾思考過從事他行會不會比較好。

筆者認為面對各種期待和教學工作,除了疲憊和壓力過大外,老師也是人,也有身心俱疲的時刻。面對教師「倦怠」(burnout)的挑戰,關鍵在協助教師找到意義,這是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教育熱情的重要方式。

在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當中,詠春拳師張天志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這些練武的(老師),從來沒有想過功夫的意義?

我認為這個問題,也可以放在教育場域上,或許句子可以這樣轉換,

我們做教育、做教學、做促進學習的老師們,有沒有真正想過教育(education)、教學(teaching),與學習(learning)的意義?

而找到上述三個關鍵字的意義,能幫助教師克服「倦怠」,讓台灣教師堅持走完從後悔到無悔的道路。

從「教學實踐」看到「意義」

「意義」對於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們是重要的,不管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師都有其重要性。在教育領域,不論是在理論型理論、或者是經驗式理論的建立中,「意義」的追尋,往往是其投身教育事業、一往無悔的根本原因與熱情的動力來源。

在部分教學現場,曾出現極化的現象,有些現場教師可能會認為教育(education)的意義、教學(teaching)的意義、學習(learning)的意義不是最重要的事,甚至可能認為就算理解「教育」、「教學」、「學習」的意義,又能對現場教學實務有什麼實質幫助嗎?能增強教學的效果嗎?這些教育場域的意義有何作用與價值?

筆者的確透過教學實踐看到「意義」和教學行動的呼應,彼此回饋與強化,透過務實的教學行動過程,在實戰的教學經驗中,開始自行建立起個人的教學理論,並發展出許多具實戰有效性的教學知能。

但這些自行建構的個人性教學實務理論,大多缺乏完整的體系與架構,可能也會有一些矛盾衝突與缺漏不足。此時便能使用反思上述提到的「意義」,來重新修正、系統化自己在教學層次上的不足,從意義為一點做開始行動的動力來源,再擴散行動後可從意義這點來做反身性的思考與回饋。

例如我認為教師教學確實是一種完整的、具有美感的藝術創作活動,背後有一個「教有限,學無限」、「教與學經驗合一」的教育哲學意義為行動起。所以在教學上不強調標準流程,不過度強制地做教學流程的控制,學生會有各種回饋反應,包含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有的是充滿想像力的禮物,

當感受達不到教學目標而出現失望與挫折時,筆者會再將「意義」拿來反思回饋自己的教學行動。舉實例來說,我曾教導注意力不集中的亞斯孩子。在進行注意力集中的教學中,孩子在原本應練習注意力集中、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的課程,隨手運用桌上剛上完自然課所用的風扇與橡皮察,發明創造出「自動橡皮擦」。此時我便會修正教學策略,再從孩子的發明物為起點轉移到注意力集中的課程。

當下教學過程並不如預期一般,但卻發現亞斯孩子有驚人的創造力天賦。依當下判斷情況,從亞斯孩子能重回專注力的方法進行教學修正,這是從上述的「教有限,學無限」、「教與學經驗合一」的教育哲學意義再回觀。此時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回饋經驗,不管好與壞、正向與負向,都能成為一種教師在教學經驗的創作。

不論正負經驗,都能透過欣賞與學生的教學過程,獲取新的教學靈感,再次修正強化屬於教師個人的教學實踐理論。

「學習科學」和教育哲學的融通之處

正巧的是,多年前我剛好有機緣接觸到陳斐卿教授,才知道有一門「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s),這是另一個具有厚實體系的專業學門。學習科學與過去教育理論最大的差異性,是其重新運用全面的角度來觀察人類學習的方式,特別是去關注出學習者的學校生活、日常生活。除了遵守習得典範的教學與複習外,更重要的是去看見學習者在上課之外,其參與式學習典範的學習行為是不斷發生。

在過去解讀為矛盾的干擾行為、被所拒斥的擾動、矛盾現象,在學習科學的解讀與詮釋下,卻是另一種新的學習動能,因為學習科學企圖開啟新教育型態的契機。

學習科學希望讓人類重新正視學習者和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過程,以及人類學習在思考與行為上本質與真實,而上述曾提及學習科學中有「沒有教,學習仍持續發生」,我便會想比較思考這與「教有限、學無限」、「教與學經驗合一」的教育哲學(Educational philosophy)背後的連結與關係是什麼?並運用思考出這兩者之間的「意義」,來做為來反饋、增強個人的教學實踐理論,並為下一次的教學做更新預備。

找尋意義能化解教師的倦怠和壓力

承上,筆者認為在教育場域去探究與反思「意義」是有其必要性的,如同《葉問外傳:張天志》的詠春拳師張天志,便是懂得重新再探究、再反思、再自我提問功夫的「意義」是什麼?所以張天志最後得以重返榮耀,也大幅增進其詠春拳的實質功力。

不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教育場域的老師們,每每完成教學時,不妨能練習自我提問:「我們做教育、做教學、做促進學習的老師們,有沒有真正想過教育(education)的意義、教學(teaching)的意義、學習(learning)的意義?」

找到教育、教學與學習的意義,能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和補充源源不斷的教育熱情,同時化解教師的倦怠和壓力,使台灣教師堅持下去。

延伸閱讀
新冠疫情初期痛失女兒的武漢母親,三年之後仍被監視
北韓的生存仰賴美俄中多方勢力平衡,但朝鮮半島已經很難再回到過去的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