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併發症」恐致命!給確診康復者的注意事項

近日,台灣解隔離的新冠確診者已破一萬人!好不容易戰勝病毒,如何避免自己又被「後新冠併發症」纏上?

目前國內尚缺乏對新冠確診者解隔離後的參考指引。別徬徨,給康復者的注意事項,《遠見》告訴你!

台灣本土疫情逐漸趨緩,除了確診人數持續降低外;全台自5月初以來的「解隔率」,也在今天來到了近一個月來的新高。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自5月中旬「華航諾富特」事件以來,全台總計1.3萬位確診個案中,已有超過75%、破萬名的確診者,成功通過PCR(核酸檢測)雙採陰檢測、解除隔離。

近來,指揮中心也指出,隨著多數確診者陸續解隔、出院,全台醫療院所的收治量能獲得紓解,近期有望逐步恢復原有的醫療服務。

但對這一萬名「新冠解隔者」來說,「解隔」只是康復的第一步。

此話絕非危言聳聽。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機構「FAIR Health」近日公布調查,追蹤全美超過200萬名新冠確診者,發現近1/4確診者,在發病超過30天後,仍持續針對「後新冠併發症」尋求治療。

更殘酷的是,這份研究指出,這些擁有「後新冠併發症」的患者中,有超過五成是無症狀感染者,顯見無論發病嚴重程度,都可能面臨到併發症的威脅。

不過,截至今(2)日為止,指揮中心對於協助這群「新冠解隔者」如何應對「後新冠併發症」,仍缺乏一套相應指引,等於讓這群「解隔者」距離真正康復,遲遲無法更靠近一步。

康復後,養成「自我監測」的好習慣

提起「後新冠併發症」的嚴重性,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指出:「後新冠併發症的致命性,長期以來都被小看了。」

他表示,從臨床數據上來說,台灣所有「新冠病逝者」之中,其實有約莫兩成是死於併發症。

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池孟諭攝
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池孟諭攝

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池孟諭攝

那些確診超過兩週後才過世的,通常都不是直接死於新冠病毒!

郭漢彬分析,這些人多半是可以挽救的,只可惜,許多醫院對於併發症的處理並不熟悉。

如何才能夠避免憾事發生?

「盡早引入生理數據的監測儀器是關鍵,」郭漢彬指出,許多併發症在惡化前,都有相應觀察指標;只要讓病患養成定時量測的習慣,醫療端就能夠及時介入治療。

與北醫相似,台大雲林分院新冠醫療團隊召集人陳崇裕也指出,「新冠解隔者」在康復之路上,有最基礎的三大指標,必須時刻保續追蹤。

這三項指標,分別是「呼吸速率」「血氧量」「心跳速度」。也就是:

▌在正常情況下,「呼吸速率」必須要介於「每分鐘12~20次」;

▌「血氧量」則應該95%以上;

▌「心跳次數」則應該在60~100次之間。

他解釋,在臨床上,大部分「後新冠併發症」,多是肺功能降低,導致病患產生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問題。透過追蹤這三項,便能有效監測解隔者的肺功能是否維持良好水平。

此外,陳崇裕補充,在有人陪伴的前提下,「解隔者」也可以透過持續「快走6分鐘」,來進一步評估自己的生理數值,在恢復良好的情況下,「血氧量」若皆高於90%,表示肺功能狀態恢復良好。

用「3P原則」找回生活方向感

除了生理數據的持續追蹤,心理調適,也是「新冠解隔者」的一大難關。

曾經歷新冠病毒感染的歌手陳零九,日前在臉書上分享,雖然已經出院一週,但因長期處在難過、自責、壓力等負面情緒下,導致出現恐慌症,常會在半夜驚醒。



對此,郭漢彬呼籲指揮中心,應盡速展開制定相應指引,讓這超過一萬名「新冠解隔者」能在康復的路上,有所依循。

相較之下,歐美各國早已陸續制定相應計畫。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為例,在去年11月便定下了《新冠病患康復指引》

針對如何重塑出院後的心理狀態,該指引便建議,可遵循「3P原則」,透過放慢生活節奏(Pace)、重新制定日常活動的優先序(Prioritise)、建立可達成的計畫(Plan),讓自己重新取回對人生的方向感。

對此,陳崇裕表示,近來,為關注新冠病患心理健康,雲林分院也首創「心情溫度計」問卷,定期追蹤康復病人的心情變化。

不過,他也感慨,當前衛福部對於新冠病患的心理健康並不重視,長此以往,恐對新冠患者留下更長遠的後遺症。

陳崇裕提醒,許多「後新冠併發症」無法在短期痊癒。這場漫長的康復之路,除了「新冠解隔者」自行努力之外,更需要全體社會一同的包容與關心。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