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極熊翻垃圾桶,談餵食動物是否對生態造成干預?
作者:黃文伯(國立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近期一則新聞〈北極熊悲歌 拖羸弱身體翻垃圾桶覓食畫面曝光〉引起群眾譁然,內容為加拿大攝影師尼克倫(Paul Nicklen)與保育團隊在巴芬島拍攝時,發現一隻北極熊後腿肌肉萎縮,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
該團隊於當下決定不介入牠最後生存的掙扎,除了因為在加拿大餵食野生北極熊是犯法之外,他們所思考的是:人為介入頂多是延長牠必然死亡的痛苦。尼克倫與團隊成員只能哀戚地記錄這一個令人難過的事件[1]。
但這並不是單一事件,國家地理頻道在2016年也記錄到飢餓的北極公熊捕食小熊,母熊卻無力阻擋的景況。
北極熊令人鼻酸的愕然,實是環境惡化的必然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早在2015年時,即依北極熊現況指出──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目前僅存2.2~3.1萬隻的北極熊,在棲地不斷縮小之下,未來的35~40年間,數量將會減少三分之一。前述的這兩個事件,都是IUCN預測裡,必然發生的過程。
全球暖化是人類工業革命後,大量排碳的後果,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厄本(Mark Urban)博士也在Science期刊中指出,只要暖化持續,就會有16%的物種面臨絕種的危機。面對這些物種所遭受的危機,人類應該怎麼做,才能保留牠們的生存權?
對於單一動物的瀕死事件,科學家經常採取不干涉、不挽救的態度,原因在於一旦介入動物的生死問題,就等同干涉了大自然的演化,便不再是「天擇」,而是「人擇」;此舉並非漠視瀕危物種的存亡,而是必須採取棲地保護的方式來進行保育,維護整體的環境,讓動物們足以自行生養繁殖。
保育、護生大不同,介入自然非好事
在這樣的概念基礎下,餵食野生動物等同干涉大自然的運作,會使動物的行為偏好和外在形態產生變化,這絕對是禁止的。
但是人類護生或圈養的心態,常常介入自然演化而不自知。例如在南投的溪頭,因遊客餵食松鼠導致過胖而暴斃,甚至引發繁殖過量的可能,進而存在危害柳杉林的憂慮。
同樣的,遊客在高雄壽山入侵台灣獼猴棲地,常常隨手餵食,改變了獼猴的取食行為,進而出現獼猴搶奪遊客手中食物的情況。
當動物因人類的餵食,而造成行為改變,最大的受害者除了動物本身之外,也往往回頭影響人類自身。例如壽山台灣獼猴的邊緣族群,在與人類過度接觸後,一些行為被改變的個體造成了我們對人猴衝突的疑慮。
亦即,當這些少數的獼猴因習慣了人們的餵食,開始侵奪人類的食物和農產時,一方面少數人的好意,往往會造成另一群人的利益受損;另方面,感覺受損的一方,將可能更進一步侵害獼猴的生存權。像是2016年,就有一整個獼猴社群全被毒殺,包含成猴、幼猴無一例外。
人的過度干預:從圈養、餵食秀,到貓狗品種改造
人類餵食其他動物源自於圈養與共生的利益,我們對家禽、家畜和埤塘的魚投以飼料,期待牠們成長以收獲,這種心理延伸到牧場或動物園可愛動物區,小朋友與大人會高興地餵食,許多人並且喜愛觀賞陸生和海洋動物園的餵食秀。
人類對大自然動物的餵食,從殘餘食物被灰狼、野貓取食,到近代人擇出許多品種的狗和貓[2],從利益所趨演變到了興趣偏好的寵物飼養,在近兩萬年來,已經改變了許許多多的物種在自然生態裡原本的外貌。
然而過度繁殖的貓狗,現在已經脫離人類飼養的能力範圍,在郊區,有大量的流浪動物徘徊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牠們的生存走向了「半野生」的方式,所以我們會看到流浪狗追咬山羌,也看到了流浪貓捕食其他野生動物[3]。
從人類飼養到回歸自然的半路上,半野生的流浪動物,要面對車輛呼嘯而過的死亡,還有找不到食物的競爭與飢餓。
棄養、放養,在寵物不停從家中外流出去的情況下,流浪貓狗的問題至今無法徹底解決,而牠們從人類世界擴展到野外的過程中,結紮不全面與愛心餵養,又進一步提升了牠們走向野外的機率,並破壞了生態。那我們需要問的是──北極熊不能餵,而流浪貓狗可以餵,除了科學研究的規範與一般互動的差別之外,在價值觀上,這是否也是人類對生命的差別對待呢?
人擇、天擇,生存棲地應劃清界線
時至今日,當人類了解了生態演化,開始懂得不去干涉大自然生物的繁衍時,那些被我們透過育種和馴化所改變的物種,我們該如何對待?而正在當作寵物飼養的貓、狗、魚、兩棲爬蟲和昆蟲,我們又該如何避免牠們破壞生態?
筆者建議「人擇物種」與「天擇物種」應該劃清棲地界線,保存「天擇物種」在大自然的樣貌,以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而「人擇物種」應該留在人類的世界中,人類必須擔負起人擇後生命扭曲的責任。
這解套了北極熊不能餵食,而流浪貓狗可以餵食的問題。同時也必須建立法源,提供「人擇物種」移出野外生態環境的依據,以及後續安置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天擇物種」不受「人擇物種」的干擾和侵害。
在台灣,流浪貓狗的餵食所引發的常是環境衛生的爭議,而在國外餵與不餵,各國反應不一,像土耳其有環保餵食站,而日本京都卻通過禁餵流浪貓的法案。
流浪貓在日本京都看似減少了,但這全是禁餵的功勞嗎?並不全然!日本除了強化宣導前端的飼主責任外,在後端則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讓流浪貓有所安置,這是一個人類承擔了對「人擇物種」生命權責任的例子[4]。
「人擇物種」是當動物飼養在人為環境中,這些動物們便出現了適應人造環境的汰擇,而當為了人類的偏好更行育種時,牠們的生理、外貌和行為會偏離原本大自然族群的樣子,「人擇物種」的演化發展違反了自然汰擇,牠們的基因便不該再混入自然的族群裡,應該限制在人為環境中,不可出現在野外。
同時,我們必須限制「人擇物種」的繼續發生,寵物的飼養不應該無限制地引入!
觀賞魚、青蛙、烏龜、蛇、蜥蜴、老鼠、兔子和各種昆蟲等等,在沒有規範的情況下,正在「人擇」的進行式中。也就是說,除了貓狗之外,有大量物種在當今便利的運輸下,被安置在人類的居所中餵養,一旦人擇出適應的個體,且能自行生養繁殖後,牠們未來都將成為現在的貓狗問題。
當「人擇物種」已經被人類圈養到沒有謀生能力,或是過量而播遷出人為環境時,除了須從野外環境移除外,我們該做的是,評估寵物主與飼養的乘載量,以估量在人為環境中可承擔「人擇物種」的族群大小。當過量時,便應該在源頭處控制寵物的繁殖速度,並安置寵物飼養以外的溢量流浪動物。
餵食可以是安置流浪動物的一種方法,但基於個人結紮效率與提供食物品質的差異,不宜由私人進行。這可以在禁止私人餵食,並由公部門統一透過餵食、捕捉、結紮和安置下,來完成溢量流浪動物的管控。私人的愛心,亦能以贊助和銘貼贊助者在餵食站的方式,給予流浪動物在安置前的溫暖。
「天擇物種」當然不可以餵,而「人擇物種」則不能始亂終棄,基於人類對牠們的責任,餵食需涵蓋安置的配套與棲地範圍的限制,如此自然天擇,生態才能不受破壞。
[1] 新聞:震撼影片紀錄北極熊等死畫面 攝影團隊拍到痛哭失聲(2017-12-09自由時報)
[2] 新聞:人與狗的歷史為你揭秘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2015/11/05壹讀)
[3] 新聞:貓咪原來才是動物界的頭號殺手(2013年2月4日紐約時報中文網)
[4] 新聞:「禁餵流浪貓」法案通過後2年 京都現在是什麼樣子?(ETtoday)
「動物當代思潮」,跨域討論各項動物保護議題,並與國外經驗相互檢證反省,期使台灣「動物保護學」能持續成熟茁壯。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