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國人的眼 重新認識台灣

中國時報【許文貞╱台北報導】 1871年來台的傳教士馬偕,帶來拔牙、治療瘧疾的白藥水等西方醫療技術,以醫者的形象根植台灣;然而在醫生的身分之外,馬偕其實也是名博物學家。他的回憶錄發揮西方科學式的查證精神,除了記載山川景色和動植物,也對漢人文化如看布袋戲、野台戲及原住民文化等有所著墨。 盧世祥寫恩人群像 在馬偕之外,博物學家史溫侯、史蒂瑞等人,也都各自留下了專書,記錄19世紀的台灣。作家盧世祥透過19世紀在台灣的外國傳教士、博物學家所留下的紀錄,回頭探索台灣與西方文明接觸時的早期樣貌,寫成《台灣的恩人群像錄》一書。 盧世祥表示,自己生長在台灣,卻因為過去的教育多著重中國史地,對於台灣的樣貌反而很陌生,因此想透過寫書,從西方人的眼中認識台灣,也讓更多人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透過閱讀這些西方傳教士撰寫的台灣紀錄,讓我更明白自己從哪裡來。」 科學視角確實記錄 盧世祥解釋,相較於西方人用科學的視角來記錄台灣,19世紀時的清朝官員,普遍還沒受過科學訓練,對於台灣的自然觀察很粗淺,甚至以訛傳訛,「像是台灣藍鵲,俗稱『長尾山娘』,1717年在《彰化縣志》首次提到時,卻誤寫成『長尾三娘』。」 馬偕來台灣之後,對於別人告訴他的傳聞,多親自訪查求證。例如當時有人告訴馬偕,認為台灣最早的原住民是黑人,後來被南島語族趕到深山裡,他在走訪北部、中部山區十幾個部落後,做出「原住民不是黑人」的結論。 留下外國人的故事 馬偕記錄台灣的各種動植物,像是容易被誤認為番茄的紅柿、台灣原生的「鳥梨」(野蘋果)等等。他也深刻寫下對於台灣漢人、原住民文化異同的觀察,像是「生番獵人頭」的習俗,他便在觀察後推論這項習俗是源自對敵人的仇恨,特別是因為被漢人欺壓,對漢人的仇恨最深,漢人首級也就成為最高戰利品。 盧世祥書中記錄包含牧師、傳教士、醫生、博物學家等32位為台灣付出的外國人的故事,「他們很多都是人格高尚的人,為台灣付出,卻不求回報。我從事新聞工作40年,希望能盡一個記錄者的本分,把這些人的事蹟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