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距到宇宙:《科博館》攝影特展捕捉奇幻瞬間

暑假來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全新《微塵競色:第8屆科學攝影特展》,展出66組來自全球華人的獲獎作品,涵蓋陸地、海洋、天文等主題。從顯微鏡下的微生物結晶到遙遠星空中的銀河美景,這場展覽邀請科學迷、攝影愛好者和社會大眾一同欣賞這些奇妙的自然瞬間。

科博館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學攝影融合了科學與藝術,不論是社會大眾還是青少年,都能透過不同的視角發現自然界的驚奇。每一張照片都是對自然的探索,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更可以隨時捕捉科學之美。

策展人楊翎提到,自2013年起,科博館開始舉辦科學攝影徵件活動,迄今已吸引超過135萬人次參與,共推出5次科學攝影特展。這次展覽主題豐富,從昆蟲到天文,各種自然現象應有盡有。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作品之一「我是憤怒鳥:晾翅中的大透翅天蛾」由郭定中拍攝,呈現日行性蛾類「大透翅天蛾」宛若雙眼怒瞪的逗趣景象。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作品之一「我是憤怒鳥:晾翅中的大透翅天蛾」由郭定中拍攝,呈現日行性蛾類「大透翅天蛾」宛若雙眼怒瞪的逗趣景象。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今年的「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活動,有256名投稿者提交了515組作品。經過專家學者三階段評審,最終選出3組優選、2組廣達青少年特別獎、2組甲子園高中生特別獎、2組甲子園高中生鼓勵獎及57組佳作。

董信政作品「孢子之風之交響」獲本屆科學攝影競賽優選〈百里獎〉(3-1)。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董信政作品「孢子之風之交響」獲本屆科學攝影競賽優選〈百里獎〉(3-1)。圖片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優選作品「孢子之風之交響」由董信政拍攝,呈現了孢子散布的動感畫面,宛如風的交響。廣達青少年特別獎作品「我是憤怒鳥:晾翅中的大透翅天蛾」則展示了大透翅天蛾的逗趣模樣。甲子園高中生特別獎的「潮間帶菟葵防曬保護盾:綠螢光蛋白」,則透過紫外光和白光LED手電筒,突顯了菟葵的綠螢光蛋白。

策展團隊還特別開發了天文、海洋主題教具箱,提供校園科學攝影巡迴展配套服務,並為視覺不便族群設置3D觸摸輔具板和口述影像裝置,讓更多人能夠欣賞這些精美的攝影作品。

這次展覽即日起展出至2025年4月20日,並將於9月29日舉辦「用光記錄科學—攝影工作坊」,由策展人、科學家及攝影師帶領學員學習科學攝影技藝。2024「驚豔新視野:第9屆科學攝影比賽」也已開放收件,徵件截止日期為10月15日,更多活動資訊請上科博館官網查詢。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圖片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提供

延伸閱讀:

1.日本科博館「大哺乳類特展」:開創台灣科博館國際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