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副總理:中國必須減少煤電 氣候中和經濟能創造新財富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6月23日)表示,中國必須減少煤電並尋找煤炭的安全替代品。他說:「將目前的經濟改變成氣候中和的經濟不僅對氣候好,而且也為財富和成長創造了新的機會。」
哈貝克是在結束北京和上海的訪問,於抵達杭州後作了上述表示。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去年電力供應的將近60%是煤電廠提​​供的。
哈貝克此次訪問中國主要是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舉行中德氣候變遷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並在結束北京之行後先後訪問上海和杭州。
哈貝克抵達杭州後向記者表示,中國官員在會談中告訴他,中國因為安全原因正在擴大煤炭生產。
「中國也進口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因為中國已經看到歐洲和德國過去兩年所發生的事情,」路透社引述哈貝克的話說。他這裡指的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的歐洲和德國的能源危機。
哈貝克向記者表示,應對氣候變遷必須與中國合作。 「沒有中國,就不可能實現全球的氣候目標,」他說。
「你不用教育他們碳排放影響氣候,他們已經了解這一點,」哈貝克說。他認為減少煤電廠也是可能達到同樣的能源安全的。
哈貝克參訪浙江大學。他向師生發表演說時表示,真正的困難是將風能和太陽能等各種不同的能源整合成一個系統,讓其成為更便於預測的能源。 「這基本上就是我的工作,」他說。
中國在擴大煤炭產量的同時,也正在發展新的再生能源。去年中國新裝機的新的再生能源的產能達到350兆瓦,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
哈貝克說,延伸電網和使用電池儲能可以減少滿足中國電力所需的傳統煤電廠。他強調經濟成長和應對氣候變遷並不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