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險猝死 他心臟收縮功能僅剩21%

物理治療師指導蔡先生做復健。(記者湯朝村翻攝)
物理治療師指導蔡先生做復健。(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55歲蔡姓男子一月份因心臟不適就醫,在診間等候看診時突然全身無力、臉色蒼白,險些昏倒,緊急被送至急診搶救,從鬼門關前搶回一命。經過一系列檢查,醫師診斷蔡先生是因慢性擴張型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心臟收縮功能只剩一般人的1/3,有猝死危險,所幸住院治療後,在團隊努力下,加上體外反搏治療,心臟功能獲顯著改善,出院後不久即回到工作崗位,重獲新生。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易達表示,患者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蔡先生心臟收縮功能只剩21%,只有一般人6、70%的1/3,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排除冠狀動脈血管問題,後續安排心臟核磁共振,排除心肌炎,確診為慢性擴張型心肌病變。

針對蔡先生的治療,醫師李易達除了遵循心衰竭治療指引的用藥外,也建議他接受體外反搏治療。出院後,醫療團隊將他納入心臟衰竭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經過3個月的治療之後,患者心臟收縮功能已恢復到45%,雖然與一般人仍有些差距,但是與他之前的21%相比,有顯著進步,相信還有更多進步空間。

李易達進一步指出,擴張型心肌病變的風險包括心衰竭造成肺部積水,讓病人喘不過氣,有些病人甚至來不及到醫院就已呼吸衰竭,需插管治療。另一風險則是猝死,由於心臟收縮功能不全,5年存活率只有50%,其中致命性心室心律不整是主要原因,若無AED的及時治療,可能會在睡夢中猝死。

以往這類患者的心臟功能難以恢復,但隨著心衰竭藥物的進步,部分病人的心臟收縮功能有機會隨著時間逐漸康復,甚至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