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緊繃的全球股市

僅隔1個月,全球股市這兩天再度重挫。9月4日台股開盤跳空下跌逾千點後,以下跌999點作收,創史上第三大收盤跌點;跌幅4.52%。日經225及韓國股市也分別下跌4.24%及3.15%。

4日亞股重挫,與8月初股災一樣源於前一日美股暴跌。因為周末及勞動節之故,9月3日是美國9月第一個交易日。在沒有特別發生什麼事件的情況下,美股居然自開盤後一路下滑:道瓊下跌626點,跌幅1.51%;S&P500下跌2.12%;那斯達克下跌3.26%;費城半導體更下跌7.75%。美國半導體ETF(SMH)跌幅7.5%,是2020年3月18日至今最差;作為AI指標股的輝達下跌9.5%,市值下跌2790億美元,創下美國有史以來單日個股最大損失。

但8月及9月兩次美股大跌,背景差異甚大。許多人形容8月股災為完美風暴,因為當時有眾多負面因素同時發酵;但這兩天的股災除了一則「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再度下降」的消息,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事件。但也正因如此,看見市場情緒的緊繃。

市場緊張理由有幾個,但根本上還是存在著對於「軟著陸」是否能達成的疑慮。「軟著陸」是一種經過升息或縮表的貨幣緊縮政策後,成功回復低通膨狀態,但未因此造成經濟衰退。

歷史經驗顯示軟著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鮑爾曾指出例如1965、1984及1994年的3次貨幣緊縮政策都達成了軟著陸;但事實上因為那3次的通膨都遠比這次來得低,因此挑戰較小。許多研究也顯示,如果通膨不是太嚴重,然後也沒碰上什麼天災人禍的情況,則一般而言央行要達到軟著陸,問題不大。但此次的通膨是40多年來最嚴峻,而且又碰到Covid疫情中斷供應鏈,又有接連著爆發的俄烏戰爭及地緣政治造成的紅海航運危機;這些事件下,聯準會的升息若真能以軟著陸收場,確實創下歷史紀錄。

2023年1月時,曾有一份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65%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將在1年內出現衰退;但2023年美國的GDP成長卻達2.5%。去年躲過硬著陸的原因最主要是供應鏈瓶頸獲得解決,原物料等商品價格回落,以及勞動參與率自疫情發生後的低點大幅回升,帶動生產力的提高;尤其是25歲至54歲的主要勞動參與率甚至已高於疫情前的水準。此外,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累積的高額儲蓄(有研究估算至2021年第三季,美國超額儲蓄達2.3兆美元之高),讓消費者在面對高物價及高利率的壓力下,仍維持一定的消費力,也為經濟成長創造動能。

那麼,今年市場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緊張擔心硬著陸,是否反應過當?今年至目前的發展其實仍相當穩健,美國2024年第一季及第二季GDP年成長率分別為1.4%及3%,日前公布的通膨率維持2.6%,沒有升高跡象;7月底公布的6月份失業率雖增加至4.3%,甚至觸碰薩姆規則因而引爆8月的全球股災,但細究原因也知事實上並不足為慮。僅管如此,從前兩天的股市巨幅震盪中,還是顯見只要有新的數據公布,市場仍很難避免做出各種對與不對的解讀。

美國的9月4日早晨公布貿易赤字數據,目前市場預期將自6月731億美元的赤字增加至791億美元,另外也將公布勞動市場職缺調查,目前估計將小幅減少。最讓市場屏息以待的,更是美國時間9月6日將公布的8月份就業情況;基於7月份4.3%的失業率讓市場大驚失色,面對這兩天股市的再度暴跌,也只好等待數據的公布,沉著應對吧。(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