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潛水?先讀這篇!

圖文:陳徵蔚

雖說購物時「貨比三家不吃虧」是鐵律;但是潛水是「極限運動」,要深入十幾公尺(甚至幾十公尺)的海底,價格低、取證時間短,真的能學得安全、安心嗎?

不久前有學生找我學水肺潛水(scuba diving),他說想安排周末兩天內完成。我說:「不行,PADI開放水域潛水員訓練至少要三天」。學生質疑:「但是某間潛店說,只要兩天就可以拿到執照,而且價格萬元有找!」

 

既然這樣,就讓我們先從價格說起吧!

目前台灣「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行情價約在8,000-15,000元左右,價差將近一倍!這其中成本大約包括:(1)課本與發照、(2)潛水裝備、(3)氣瓶、(4)交通接送(小貨車)、(5)泳池門票、(6)保險、(7)住宿等。

在上述項目中,泳池門票、保險金額固定,沒有利潤空間。倘若省下泳池成本,則是在海裡進行訓練。此外課本、裝備、氣瓶、交通、住宿等利潤,則與學員人數成正比。也就是說,學員越多,毛利越高。

潛店客源多,並且擁有裝備、氣瓶,雖然前期投入資本較高,但長期均攤,成本降低,利潤提高。個人教練雖然投資較小,但受限相對較多。以我而言,雖然擁有自己的訓練裝備(包括輕重裝、潛水電腦、指北針等),但氣瓶、貨車、住宿仍需與潛店合作,因此「後勤支援」成為我的主要教學成本。

PADI潛水課本並不便宜,因為每本課本都附有一個「有效認證」(PIC—Positive Identification Card),有了這個電子認證,教練才能發執照給學員。課本的單價,按批貨數量分為不同「等級」(Level),批量越大,價格越低。如果潛店一次購入大量課本,成本相對降低。當然,潛店會面臨庫存壓力,所以多收學員,消耗庫存,才能壓低成本。

其次,如果想報名「萬元有找」潛水課程,要留意學費是否含裝備租借?切莫省了學費,卻花在裝備租借!許多潛店為了壓低價格,會免費提供裝備,反正「薄利多銷」。然而學員越多,裝備耗損率越高。此時要留意,潛店是否妥善維修裝備?如果裝備老舊,勢必增加潛水風險!

此外,不少潛店為了節省成本,訓練期間不提供潛水電腦錶。當然,沒有潛水電腦錶還是可以下水,不會立即影響安全;但是每位潛水員該配戴自己的電腦錶,卻是準則所規範,降低潛水風險的要素之一。

訓練過程中,每人至少會用掉5支氣瓶(平靜水域1支,開放水域4支)。倘若一位教練帶兩個學生,總共需要15支氣瓶。一般潛店都備有氣瓶及打氣機,因此學員人數越多,氣瓶毛利越高。同時,教練本身使用的氣瓶成本也可以被學員均攤而降低。此外,從潛店到潛點一般由小貨車接送。小貨車除了運送裝備外,還搭載潛水員。無論坐幾個人,貨車成本都差不多,所以當然一次「塞」越多學生越划算!

綜上所述,一位教練帶的學員越多,利潤越高。在報名潛水課程時,最好了解一下每班有幾個人。根據PADI準則規定,除非有合格助手,一位教練每次上課時在泳池最多帶10人,在海洋最多帶8人。話雖如此,一個教練在汪洋大海帶了8個新手,就算有助手,真的能夠面面俱到嗎?

我個人教學時,最多只教兩人。因為雖然同一堂課人數越多,教學成本越低,利潤也越高,但如果帶的人太多,潛在變數增加,安全性勢必跟著下降。潛水教練帶下海的都是「人命」,我寧可降低獲利也不敢犧牲安全!所以,看到「萬元有找」潛水課程時,請留意這個課程每次招收幾個人?學員人數越多,風險勢必越高喔!

再來談時間。教學天數越短,成本未必下降,但卻會提高利潤。這就像是餐廳的「翻桌率」,顧客吃越快,店家賺越多。三天的訓練縮短成兩天,即使學費調降,利潤卻能增加。

 

Open Water究竟可不可能在兩天內完成考照呢?

PADI並沒有限制「開放水域潛水員」訓練需要幾天,但卻有三個關鍵規定:(1)訓練含術科、理論(即「知識發展」)與筆試。而術科又分為五個階段的「平靜水域」與四支氣瓶的「開放水域」海洋實習。(2)訓練期間,每位學員一天不可下水超過三支氣瓶。(3)不得將「平靜的開放域潛水」與「開放水域」合併執行,也就是說,不能夠在淺海訓練完基本動作後,直接把學員帶進真正的海裡。如果確實遵守這四項規定,要在兩天內完成訓練,難度非常高!

假設一位教練帶兩個學員,五個階段的「平靜水域」訓練每人至少使用一支氣瓶,則需耗時一整個早上加下午。也就是說,第一天會完全在泳池訓練。基本動作有48項,其中20項是核心技巧,大致分為「水底適應」、「水底控制」、「潛水安全」三類。

若從上午10點訓練至下午5點,午休1小時,則訓練時數360分鐘,除以48項動作,每個動作只有7.5分鐘。這7.5分鐘是所有學員做完動作的時間!也就是說,兩位學員均分,每人每個技巧僅有3.75分鐘,如果學員再增加,時間又再縮短!由此推測,如果要將課程壓縮在兩天內,「平靜水域」基本技巧只能擇要教學,無法全部做,更無法複習!

除了「平靜水域」,還要加上4-5小時的學科講解、知識複習。此外,還有四支「開放水域」海洋實習。PADI規定,同一天潛水訓練不可超過三支,且深度也有限制,即使將「知識發展」與「平靜水域」硬擠在第一天,剩下的四支海洋實習仍至少需要兩天,無論安排一天兩支(2+2),或3+1、1+3,總之不可能一天完成。

 

那麼,潛店究竟是怎麼安排,才可以讓三天的緊湊課程變成兩天呢?

首先,原本應該由教練親自講授,同時學員互動討論的學科課程,可能改為「線上課程」。如此,大概可以省下半天。其次,由於初學者無法「夜潛」,只能利用日間訓練,潛店很可能先請學員在家完成線上課程,然後在第一天上午快速進行部分「平靜水域」課程,緊接著在下午帶學員到「開放水域」。

按照規定,執行「開放水域」潛水前須至少完成「平靜水域」1-3單元。也就是說,教練不需要完全執行平靜水域1-5單元訓練,就可以在下午帶學生「下海」。接著,第二天上午完成平靜水域4-5單元訓練,下午繼續執行開放水域3-4。這麼一來,賓果!兩天就完成了所有訓練!

 

這樣的訓練,卻有一些問題。

首先,學科「知識發展」勢必相當簡略,教練可能來不及傳達潛水必要知識,學員也很難吸收。其次,術科課程極為緊湊,學員可能還無法領略,就匆匆完成所有動作。最後,也最關鍵的一點,教練與學員如何在「平靜」與「開放」水域間移動?

最簡便的方式,當然是「平靜」訓練在淺海,「開放水域」移到較深海域。只不過這樣不就違反「開放的平靜水域」訓練不可直接移動至「開放水域」的規定嗎?很顯然,這個規定被技術性規避了!上午進行「平靜水域」後上岸休息,下午再移至「開放水域」,這樣豈不是沒有「直接」移動了嗎?

當然,上面的分析還是在「盡可能」遵守PADI規定的前提下進行的。如果潛店刻意「無視」準則,那麼省略知識發展,第一天概略教一下「平靜水域」,第二天直接「下海」四支,或是根本練習不到四支就發執照,也不是沒有可能。

即使三天的訓練,潛水員都還非常生疏,倘若訓練時間壓縮成兩天,實際下海會不會發生危險?而一旦教練帶下海的人數太多,若有意外他救得了幾個!?

不要覺得潛水很簡單!光是下潛時的「耳壓平衡」,很多人就必須花時間練習!游泳的時候,一般人只怕沉到水裡;但是潛水菜鳥的困擾,卻是想下潛時下不去,想漂浮在水中時卻一直「黏鍋底」。而且在水中時,新手隨時都有「暴衝」回到水面的危險。想前進時跟不上潛伴,想停下來時卻一直撞到人,連倒退都成問題!更糟糕的是,蛙鞋踢動不熟練,瘋狂揚沙,要嘛爆踢潛伴,要嘛被人死命踢。

陸地上照相多簡單!水底照相時卻無法達到指定位置,好不容易掙扎到定點,卻又無法穩定。不想永遠當「蒙面俠」?水中照相就要脫面鏡、拔調節器。此時,卻又戰戰兢兢,深怕面鏡戴不回去、找不到氣源。有人說,「潛水不是比誰潛得深,而是誰潛得自在、安全」,而「適應」、「控制」與「安全」訓練,就是讓潛水員潛得更自然、自在、平安。短短兩天,能夠完成這樣的訓練嗎?

當然,並不是每間潛店,都如此低價速成。就我所知,不少潛店都會將訓練時間拉長到四天,而且增加海洋實習的次數,讓潛水員多練習,熟練技巧。而有些潛店在核發執照後,會給予「延伸教育」,以優惠的方式,讓學員多潛水,累積經驗。

潛水執照就像汽車駕照,拿到了執照,不代表技巧已經純熟。潛水員必須不斷累積「氣瓶數」,彷彿飛行員累積「飛行時數」般,才能令技巧精進。因此,選擇潛水課程時,請不要因為價格便宜、發照快速,就輕易下決定。請記住,「一分錢,一分貨」,同時「多一次潛水,多一分經驗」。唯有精實的訓練,才能讓潛水成為一項安全、快樂的休閒活動!

而當我們體會到海洋之美後,請不要只想著「價格便宜」。因為只有潛水員願意付出合理的價格,才能杜絕削價競爭,潛水產業也才能夠有利潤,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多付一點錢,讓潛水產業提升品質,如此才能正向發展,創造雙贏!

恭喜三位正式成為開放水域潛水員。(陳徵蔚提供)
恭喜三位正式成為開放水域潛水員。(陳徵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