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上最熱的市場趨勢?一篇文搞懂ESG是什麼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加上疫情鋪天蓋地襲來,推升ESG近兩年來,一躍成為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光是在Yahoo奇摩搜尋引擎上鍵入「ESG」,就有超過3千萬筆資料。究竟ESG是什麼?為什麼從政府到企業都很重視?這又與我們一般投資大眾有什麼關係呢?
ESG是什麼?
首先,ESG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這3個英文單字的縮寫,被當作衡量一間企業永續性的指標。其中,環境保護面包含溫室氣體排放、污染、水資源耗用等;社會責任著重於勞動人權、員工照顧等;公司治理面則關乎董事會運作和績效、貪腐、商業倫理等議題。
回溯ESG最早於2004年由聯合國《Who Cares Wins》報告中正式提出,在歐美國家已經風行數年,而台灣則是在去年下半年由金管會推出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中,規定上市櫃公司原先編撰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更名為永續報告書,並具體要求企業揭露ESG資訊,推動發布英文版永續報告書。
在這之前提到永續經營的原則時,台灣多談論企業社會責任(CSR),但長久下來因為概念較為抽象,造成大眾誤解企業社會責任等於做公益、做好事。因此,ESG的出現,代表了更具體、明確的行動準則出來,企業能將永續策略更加深化於營運或風險管理中。
為什麼企業越來越重視ESG?
回顧ESG理念的發展,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分析,除了各國政策推動,消費者的行動也是一股由下而上的推力,在資訊傳播愈來愈快的情況下,企業只要一發生問題,很快就會被大眾所知,例如近幾年不少跨國品牌因童工、勞工人權議題,遭到消費者拒買抵制,都使得企業更加重視ESG,以回應消費者的要求。
根據資誠2021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永續品牌已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70%消費者認同「信任」是購買商品的重要因素。例如星巴克為了洗刷剝削供應商的污名,從去年開始在美國推出以區塊鏈技術披露咖啡豆生產流程的服務,增強品牌資訊揭露,促進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
ESG也有助於投資人評估一間公司未來的財務報酬與風險,有愈來愈多投資人意識到,投資能改變整個大環境,因此更傾向將錢投入重視ESG的公司,許多統計資料也進一步顯示,重視ESG的企業長期表現相對穩健,獲利表現確實更為亮眼。
隨著市場對ESG的高度重視,李宜樺指出,企業不需將ESG全然視為經營上的風險,事實上從中也能找到許多新的商業機會,例如電動車、再生能源,以及積極投入低碳轉型的企業都有機會受惠,從中帶動企業、投資人和社會間的正向循環。
延伸閱讀